514章夫妻拌嘴——七年之痒-第2/4页





    顿了顿。

    同行有人道:“这土地刚承包下去,这是又要收回?”

    这可是一个扰乱军心的问题。

    “少胡说,你们不都去实地看了吗?西昌是同农民进行二次承包,这事上面是认可的。

    你们想一下,我们一个乡镇企业才招多少人,千人,万人。

    可人家西昌单是菜篮子这一项如今就已经为国家就地解决了近两万农民再就业。

    你们说这是小事吗?”

    众人摇头。

    “所以我说不要夜郎自大,值得我们的企业太多了。”

    众人称是。

    “从今天起我们就要学习西昌好的管理制度,取其精华,去其槽粕。

    ……先从食堂开始进行光盘行动,一定要严格管制……这一点要是都做不好,我们就等着五年,十年后被时代淘汰吧。”

    鲁萧山此次到西昌考察后,也清晰的感受到了,骆涛去年在石加庄的讲话,不是吓唬人的。

    一个企业只要停下学习的脚步,它离消亡就不远了。

    自此万象内部进行了长达数月的大整顿跟学习。

    视线再次转向京城。

    骆涛这边刚送走了鲁萧山,第二天就又来了一位“王萧山”,……

    这样的接待工作持续了半个之久,因为全都是大型国字号的八掌舵人。

    开始骆涛还以为他们都是慕名而来,接待多了,也嗅出了味道来。

    骆涛明白一场国字号的变革,应该已经在悄悄进行了。

    这事自己清楚就得了,毕竟这事自己都没资格参与,说明还是挺严密。

    不过,他们接连造访西昌在明眼人的眼里这就不是平常事。

    各处的经济报都争先报道了此事。

    大家也都一口齐道:“我们也就同西昌进行一些业务上的交流,没合作,没别的……”

    什么事都是无风不起浪,记者也不是傻子,虽不知道具体事,但都知道应该是大变动。

    大家都感觉这事就是鸡肋,深挖不到有价值的信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有的就直接放弃,有的就靠着丰富的想象,胡编一通。

    这胡编的里面,还真有几个“能人”,还真被他们压中了。

    这几家来西昌考察的国字号工厂,都是上面点名要在今年进行股份制试点的企业。

    在正式明文没下发之前,他们都带队提前来学习一下。

    西昌是国内唯一一家私营股份制公司,也是国内所有股份制公司的翘楚。

    再加上年前骆涛写的那个现代化企业的小册子,大家自然知道那个庙里的和尚会念经。

    有风必有浪,这一观点一提出大家都来劲了。

    纷纷猜测上面这真的要向资资学习,我们要改“姓”。

    话题是越吵越热,很快就分成了两派,支持和反对。

    讨论的文章天天飞,要是把全国讨论此事的文章聚在一起,活埋一个人都绰绰有余。

    很快支持一派就占据了上风,这一时央妈们就站了出来,跟大家说:好了,你们都别打了,现在我宣读上面的精神……

    此事就这么定型了,坚持马路不动摇,改革的决心也不会放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