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骆涛又添虚名-第3/4页





    这又是一款烧包的最爱,土豪的心尖宝,像这种没文化的产品,骆涛是不会多看的,但为了公司高管人员出行的排面,还是忍痛买了五辆。

    …………………………………………………………………………

    十一月被一阵大风刮走,又以一阵大风把十二月,也就是腊月送来。

    仅仅一月的时光,京城的萧瑟就变得更加不可附加。

    寒冷到来了,年味儿自然也就跟着来了。

    由于这两年的开放,一到年关京城不管是城区内,还是城郊外,大大小小的庙会如雨后春笋。

    家里除了小十月要忙于学业,其他人几乎都会挑着日子,去赶周边刚刚复苏、繁荣的庙会。

    腊月初,这个时间也就可以准备年货,以待迎新春。

    12月3号,骆涛受邀参加在京举行的全国第一次个体劳动者代表大会。

    在这个会议骆涛见到很不少位曾经如雷贯耳的时代名人,像鹏城来的陈澜昌,他可是全国第一个个体户正十办的会员,不过现在骆涛给抢了。

    还有来自温市的全国第一个官方认证的个体户章花妹,京城第一个个体户的崇利,新中国第一家民营企业的姜伟。

    他们都是一时俊杰,都是我国改革路上的先行者,不谈后事,他们都是了不起的人。

    大会开了三天,并成立个体户协会,骆涛被推选当了协会的第一任话事人…………

    冬至的堂会,今年还是照旧举行。

    但今年的盛况更盛往年,参会者多达二百余人,几乎囊括了所有在京的怜界大家,还有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喜爱京剧的先生。

    自兰园举办堂会,由于没什么名气,开始也就只限邀请一些熟悉京剧名家和文化大佬参加,后来由于三老的到来,转年再举办兰园冬至堂会这人员就多了一些其他领域的大拿参加。

    由于人员不断增多,兰园冬至堂会筹备小组(这是几位老先生没事儿捣鼓出来的,一个无组织无纪律的临时组织)就定下了三个规矩。

    一、受邀者年龄不能小于四十岁,二、还必须是戏曲艺术爱好者,三、其在其行业还要有一定的建树。

    增加了这三个要求,这受邀的人员立马就给刷下了一半。

    这看似是个罪人的活,但在几位大佬眼里,毛毛雨了。

    骆涛也知趣的从来不过问此事,到时间了就让老先生们自己玩儿,怎么开心怎么来,他只需要随时准备着做具体工作就好。

    不过从今年开始,骆涛就准备一些西昌的文创做为谢礼。

    这不但还了些许人情,又给西昌文创产品打响了名气。

    这事也就猴精的骆涛才能想出来并实行。

    为了能办好这个堂会,西昌每年都会投入不少资金,尽量让大家听个舒服,吃个开心,喝个尽兴。

    这也是因为大家们都是无薪登台表演,他们第一次来大多是看在老朋友的面上,再来就是寻个开心,见见老朋友聊聊天。

    今年规则小改了一下,就是被邀请者可以带一位后辈来参加,这才是导致今年高朋满座的场景。

    由于去年办的红红火火,今年就吸引来了电视台,他们找到骆涛,表示想要拍摄一部关于京剧的纪录小片。

    “王主任,这事儿我是没意见,你们想拍就拍,不过有一点我可要提前和你们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