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零节 分职位(4K)-第3/6页
“三公,大司马,丞相齐全,唯独御史大夫空缺。”
刘彻撇撇嘴,刚被你撤了,自然空缺。
“臣觉得廷尉杜周可为御史大夫。”
刘彻想了想:
“可。”
杜周走出来一番谢恩。
霍嬗继续想,太常卿是石德,石庆儿子,石家的接班人,还不好动,不过霍嬗记得他好像坐了三年就犯了事被撤了。
“禀陛下,田千秋初为高寝郎,参与羽林虎贲招兵,过后为臣之文书,三战中掌管诏令,以及情报等文书,未曾出过一丝差错,劳苦功高,也是一个得力之人。
臣觉得田千秋可为太常丞,兼任尚书史曹。”
太常丞可以理解为太常这个九卿之首,皇家祭祀长的副手,秩俸千石。
而这个史曹,是尚书台下面的六曹之一,六曹也是隋唐时期六部的原型。
这是内朝官员,都是在少府麾下,位卑而权重,基本商议事物都在内朝,然后安排外朝去做。
而史曹掌管的是选举和祭祀,可以理解为礼部尚书,正好和太常专业对口。
至于原先的史曹是谁,霍嬗不会多管,能者上庸者下嘛。
田千秋本事不大,但那也有看跟谁比。
历史留名,能当霍光手底下的丞相,也不见得有多弱。
“可。”
“光禄卿空缺至今,一直未曾补上,臣觉得上官桀可担当此重任。”
这次刘彻没有回话,反而看向霍嬗。
“上官桀此人有勇力,能扛起牙门旗,风雨之中持华盖挡雨。”
谷戜
光禄勋这个位置很重要的,皇帝的智囊班子可都在这儿,比如光禄大夫,而且这儿还是候补官员的所在地。
最后刘彻还是点点头:
“可。”
与其说这次是大封功臣,不如说改朝换代,老人离去,新人上位。
上官桀有本事吗?那是绝对有的。
但是他能以这么年轻的年龄当九卿之二,光凭本事也不可能。
下来就是卫尉,卫尉是路博德,再不说的,卫尉下来是太仆。
“禀陛下,公孙敬声可为太仆卿。”
子承父业,自家亲戚。
“可。”
接下来这个位置就是廷尉了,杜周升到了御史大夫,廷尉这个位置自然就空缺了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