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五章 交趾的历史定位问题-第2/4页





        在几乎所有的文人墨客的评断里,西晋作为一个大一统王朝,都没有得到过任何的尊重,说起这西晋,即便是文人墨客的出发点,大抵也是三国耗尽英雄气,方使司马得天下。

        若说这司马懿欺负孤儿寡母做了权臣,最后窃据大宝,那杨坚建立隋朝、赵匡胤黄袍加身,这不也是欺负孤儿寡母?

        若说这司马氏杀尽曹氏宗亲,而后猫哭耗子假慈悲,那刘宋的开国皇帝刘裕连演都不演,直接杀尽天下司马氏,做的光明正大,做到了明处,也没见有人批评刘裕做的过分。

        刘裕更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典故的拥有者,对刘裕的评断更多的遗憾,缺了那么一口气。

        刘裕在关键的鲸吞天下征战中,他的第一谋臣刘穆之的死,就是刘裕缺的那口气,刘穆之的死,导致刘裕不得不回到老家主持大局,最终大业未竞。

        若说西晋末年两个皇帝北狩被匈奴人俘虏,永嘉之乱,神州陆沉、衣冠南渡,虏寇肆虐中原,那宋徽宗和宋钦宗,也是丢了半壁江山,这宋高宗跑到临安偏居一偶,对胡人俯首称臣。

        这司马氏被诟病的点,比如这弑君、篡位、摘桃子、引狼入室、短命、昏君频出等等,这历朝历代大家都有,大哥不笑二弟,为何唯独这司马氏不招人待见?谈及这司马氏,大抵最过于出名的典故就是‘何不食肉糜和‘三马同槽,了。

        因为这历朝历代各有各的槽点,但是大抵不过是弱书三千只取一瓢,这么多的槽点占一个两个也就罢了,像司马氏这般全都要的几乎没有,和西晋最像的大抵就是北宋,但北宋文治煊赫,自然有大堆的文人墨客为北宋洗地。

        正如北宋之文治,历朝历代都能拿出一些可圈可点的政绩来,就连那胡元,连泰西都得承认成吉思汗的武功,对泰西地面影响深远的蒙古西征,更成为了泰西丽梦般的存在。

        而从西晋的历史里,能得到的只有教训。

        除了一些以为西晋荒唐而美好的人,西晋这千余年来,从来没有得到过任何一丝一毫的尊重,当然喜欢西晋大约可能是在羡慕西晋的五石散自由吧。

        之前的安南、现今的倭国,都是类似于西晋那般的荒唐,百姓们过得日子朝不保夕。

        什么是王化?这便是王化。

        王化说复杂那要是说三天三夜也说不清楚,但是要往简单些说,那就是大明能给天下最普通的百姓们一个喘息的机会,让他们当牛做马也能好好活下去,若是有些机会,孩子再读读书明明理,那便是天恩浩荡了。

        「接下来,咱们的路有的苦头吃了,你看那筵席上,连交趾的势要豪右们都不通礼数,更不论其他的**八荒之地,不知如何荒唐。」刘永诚倒了杯热茶,悠悠的说道。

        宴席上那些大汉用脏脚踩着红色的浆果踩得细碎,势要豪右们吃的喷香的场景,实在是让刘永诚一连几天都有些食欲不振了。

        「这边需要教化,咱们大明不就是来干这个的吗?」唐兴倒是无所谓的说道:「说实话,这交趾三司好歹还有鞭刑,再往外走,连法度都没有,要不咱们这大明这官船官贸,带这么战座舰作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