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三章 《诡辩二十四法》-第2/4页
“于少保,安南潮湿,此次征战,少保的身体,能撑得住吗?”朱祁玉颇为关切的问道。
安南潮湿,对于谦的病情不利。
于谦赶忙说道:“谢陛下垂怜,这十年来,痰疾从未复发,还请陛下宽心,臣一定不会耽误大明郡县安南之事。”
朱祁玉点头说道:“那一切有劳于少保了。”
“兴安,取一把永乐剑来。”
朱祁玉将通体金黄的永乐剑交给了于谦说道:“可斩不法。”
尚方宝剑,王命旗牌,这都是器,器与名,不可假人,不可轻授。
崇祯皇帝轻信了袁崇焕五年平辽的大饼,赐给了袁崇焕王命旗牌和尚方宝剑,结果袁崇焕拿着王命旗牌,就擅杀毛文龙,致使大明失去了侧翼牵制建奴之能,最终导致了崇祯二年末,皇太极率众从喜峰口入,围困京师,饱掠而归。
袁崇焕五年平辽,第二年就把建奴平辽平到了崇祯皇帝的家门口。
袁崇焕要杀毛文龙,可不仅仅是因为私怨,这涉及到了关宁军的地位问题。
在万历、天启、崇祯初年,兵部尚书袁可立,设立了海陆相犄角的大战略,一方面依靠陆军平叛辽东建奴造反,一方面,建立以皮岛为中心侧翼,牵制建奴的行动,也防止建奴乘船南下,劫掠大明山东等地。
海陆相犄角的战略下,辽东局势趋于平稳,可是关宁军自然不乐意了,他们的地位和权重都分给了侧翼,还怎么保证自己的待遇,每年六百六十万两的征辽饷,还怎么独占?
于谦接过了永乐剑,俯首说道:“臣定不辱君命!”
朱祁玉反而说道:“安南之事,即便是进展不顺,也要勿焦勿躁,力保大军进退有余,咱们还有第二方案,日拱一卒。”
“打不死他,就磨死他!”
于谦认真领会圣意之后,俯首说道:“臣领旨。”
在景泰年间打仗,真的会轻松许多,这主要得益于大明皇帝的料敌从宽,陛下从不轻视任何一个弱小的对手,即便是打安南,大明皇帝也要亲自到广州府来,防止军将互相掣肘。
而且陛下的预桉很多,即便是这套不行,就执行另外一套预桉。
次日的清晨,陈懋、于谦、张懋、朱仪、蒋琬、沐璘等一众文臣武将,向着镇南关的方向开拔。
朱祁玉站在广州府的城门上,目送了大军开拔,一如当初他站在西直门的五凤楼上,看着石亨、于谦等人带着京营前往集宁等地,收复河套一样。
在景泰年间,大明朝臣们理所当然的认为安南是大明的四方之地。
大军背着行囊,推着楯车,一眼看不到头,向着远方而去。
朱祁玉在大军开拔之后,收到了几十封的奏疏,这些奏疏并不是反对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而是弹劾胡濙。
弹劾胡濙的罪名包括却不仅限于、性善承迎、晓阴阳多妖术、安官贪禄、营于私家、主所言皆曰善、主所为皆曰可、中实颇险、巧言令色、嫉贤妒能、智足以饰非、辩足以行说、专权擅势、持招国事以为轻重于私门、成党以富其家、又复增加威势、擅矫主命以自显贵、颠倒黑白、是非无间等等。
“好家伙,朕还不知道一个人,能有这么多的罪名!胡尚书要是有这等本事,岂不等同于司马懿吗?胡尚书什么时候让朕去做富家翁啊。”朱祁玉看着厚厚的一摞奏疏,为之汗颜。
胡濙在这些笔杆子的笔下,完全成为了一个具臣、谀臣、奸臣、谗臣、贼臣和亡国之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