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五章 朕不敢收的钱,坐寇也敢收!-第3/4页
如果速胜之后,安南仍有复叛,而且很多,甚至形成了像是黎利那般的势力,那就不能怪大明无情了。
当大皇帝第一次和你谈的时候,是条件最好的。第二次谈的时候,条件是可以勉强接受的,但是绝对不会有第三次。
既然于谦和陈懋这些永乐年间的过来人,仍然认为大明在安南有统治基础,那就速胜试试,按照预期就三个月左右。
如果打下来却无法安土牧民,仍有不臣之心,那日拱一卒拿出来,也可以继续用。
“陛下英明。”陈懋无奈的说道:“陛下啊,臣已经年过古稀,有些话还是要说,边军不比京军,边军求战和京军求战又有不同。”
陈懋和杨洪、于谦不同,陈懋是地道的边军出身,他很了解边军。
“但讲无妨。”朱祁玉笑着说道。
陈懋颇为恳切的说道:“两宋交际之时,北宋最能打的就是和西夏人整日交锋的西军,可是这西军尾大不掉,听调不听宣,金人南下,西军军头意见不一,除了种师道无一勤王。”
“这边军若是用日拱一卒的法子去打,打着打着,就成了养寇自重的军头了。”
“臣和于少保都认为当速胜,臣则是顾虑养虎为患、养寇自重。”
转饷半天下、一隅沸社稷的三征麓川,打了十几年,耗费粮饷不知几何,最后的结果就是王骥成为了‘三崇建国鸡足佑民皇帝’,这位兵部尚书、靖远侯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有尊号的土皇帝。
若是时间拉长到明末,李成梁这个辽东的土皇帝、关宁铁骑坐看洪台吉入喜峰口大掠京畿、松锦之战关宁军出工不出力,每年花掉了朝廷六百六十万饷银的关宁军,也是养寇自重的典型。
陈懋和于谦的侧重点不同,陈懋的侧重点是养寇自重,于谦的侧重点是国家之制。
定下战略之前吵翻天也是可以,定下战略就坚决执行,这是朱祁玉一贯的风格,既然定下了速胜,那就按着速胜的打法来便是。
“宁阳侯听说过坐寇吗?”朱祁玉收起了战前会议的决策递给了兴安,对着陈懋问道。
陈懋满脸疑惑的说道:“臣听说过虏寇、听说过倭寇,并未听闻何为坐寇。”
朱祁玉也是摇头说道:“朕也是第一次听闻,要不说这天下势要豪右,总是给朕整出一些花活来,走去看看热闹。”
“兴安,你去叫上于少保、陈汝言和广州知府邵光。”
朱祁玉的车驾出发了,看热闹是朱祁玉南巡路上的一个重要活动。
大明缇骑们一直在走访,尤其是广州府水夫。
这顺藤摸瓜,居然摸出了连见多识广的陈懋都没听说过的坐寇。
朱祁玉的车驾缓缓的驶入了广州府内,在洪武元年,广州府只有八道城门,九十年过去了,广州府已经变成了十六座城门,原来的广州府城慢慢的变成了内城。
仅仅在府城,内外加起来就超过了百万之众。
朱祁玉从大北门入城,过镇海楼、军器监炮药局、狮子桥来到了广东布政司门前的正南街,这正南街西侧属越秀,东侧属番禺。
朱祁玉的车驾就来到了正南街西侧的百寿坊,百寿坊是正统年间,为了旌表翰林院翰林郎孔任妻刘氏节孝敕建,因为前后正间坊心沿浮凋百个书体不同的“寿”字而得名。
该坊是四柱三间五楼歇山顶牌坊,为全青石结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