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再度赐剑-第2/4页



  顿了一顿,刘宏又道:“后续安置移民于上林苑之事,就不劳烦段卿了,卿只需与上林苑令做好交接即可。”

  “唯!”

  段颎对此早有预料,应诺一声,转而说道:“臣已将贾诩、段煨、程普三人带到,现正在帐外待命。陛下是否需要召见他们?”

  “噢?也好,那就传他们进来吧,朕也正好有事交待一番。”刘宏道。

  很快,就有三人走进帐来。

  当先一人为一中年文士,身着儒袍,面目清雅,一缕短须,眼神淡然而内敛,这就是贾诩贾文和吧?

  刘宏有点不敢确定,实在是这人的形象和他脑补的贾诩形象差别有点大,他怎么也没法把这个脸庞看起来有点富态的儒士和传说中的毒士联系起来。

  哪怕贾诩像大多数凉州人一样,长得高大彪悍也比这个要更合情理,这不愧是凉州的异类。

  在刘宏还在打量贾诩的时候,贾诩当先拜道:“小民贾诩拜见陛下,恭请陛下万岁圣安!”

  紧接着,另外两个身形高大的青壮也跟着参拜:“草民段煨(程普)拜见陛下。”

  “免礼平身。”

  刘宏将目光转移到段煨、程普二人身上,脑中回忆起此二人的历史概况。

  段煨出身凉州,由此在董卓麾下效力,他是董卓部将中少有的没有恶名的将领之一;其曾在献帝刘协东迁时立下护驾之功,并讨灭李傕,也因此封侯,得以寿终正寝。

  段煨能力先不说,就这份心性,还是很被刘宏看重的。

  另一将程普跟随孙坚出道,历经三朝,为东吴基业立下汗马功劳,号称十二虎臣之首,可谓是东吴的中流砥柱之一,各项能力虽然不拔尖,但也算得上名将之流。

  段煨今年三十岁左右,程普二十七八,都正值盛年,他们算是如今这个年龄层次难得的将才,能力比如今朝中的大多数两千石将校都要强。

  最关键的是,他们与吕布等人一样,都非名门望族出身,最容易发展成铁杆心腹的类型。

  就这一点来说,比贾诩都强。

  贾诩虽然并非出自名门,却也算是地方望族。

  他祖上曾经阔过,据说其祖上是西汉长沙王太傅贾谊,在汉文帝面前挂过号的大才,也就是那个“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的贾生。

  或许贾诩明哲保身的根源就在其祖先贾谊那里吧。

  胡思乱想了一阵,刘宏对三人说道:

  “听段将军说,汝三人才干、品性俱佳,可堪大用。朕打算先交予汝等一项任务,若做得好,朕再行提拔。汝等以为如何?”

  “全凭陛下旨意。”贾诩很有眼色,迅速答道。

  “唯。”段煨、程普也跟着答道。

  刘宏满意地颔首道:“汝等跟随段将军一段时间了,也参与过移民之事。朕意以贾诩领上林苑丞,段煨领上林苑尉,程普为副尉,专司移民在上林苑中的安置事宜。汝等可愿意?”

  “谢陛下恩典!”虽然都只三百石的小官,但三人也不敢有异议。

  刘宏又对贾诩道:

  “文和,你的任务是帮所有移民在上林苑中安家立户,然后安排其建房屯田。

  务必使所有人居者有其屋,耕者有其田。

  房屋分配之后归其私人所有,田地可无限期租赁,前三年免除所有赋税,三年之后,施行什一之税,仅此一项,无其余任何赋税。

  至于如何安置户口,何处建房,何处屯田,如何分配,皆由你而定。”

  “诩领命!”贾诩肃然道。

  看得出,贾诩还是感到了不小的压力。

  安置移民看似简单,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八千多户,两万多人,要使每个人都满意,难度非小,最关键的还要令天子满意。

  这批百姓在天子心中的分量,贾诩多少还是知道的,尤其还有两千多兵员出自其中,一旦处理不当,后果难料。

  贾诩知道这算是天子给他的考验,如果连这件事都做不好,可想而知后面就很难有被重用的可能了。

  “文和可有疑虑?”刘宏贴心地问了一句。

  贾诩沉吟片刻,道:“敢问陛下,上林苑中有多少文吏?”

  贾诩其实想问的是能分配给他多少文吏,涉及到几万人的安置,绝不是他一个人可以完成的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