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长安行(上)



        最近一段时间,李渊的心情很复杂,好的一面在于太子、秦王之间似乎关系渐渐放缓,虽然他也心知肚明,这种局势不会一直持续下去,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再次转变。

        坏的一面在于江南局势仍然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李孝恭攻芜湖未能得手,  李世绩渡过淮河,攻寿阳半月未下,李孝恭上奏欲断敌粮道……李渊能确认此战必胜,但如此一来,将会旷日持久。

        马邑已然失陷,突厥明年必然来犯,窥探河东,  而梁师都几度引兵攻打灵州、原州,关中兵力难以东调,李渊希望能尽快结束江南战事,调兵北上……在接下来很多年里,突厥将是李唐最凶恶的敌手。

        再次看了眼手中平阳公主送来的信,李渊心想,如果臣子都像怀仁一般,自己也不用费那么多心了……最早的时候,李渊还心存疑虑,但很快就解开了心结,李善此人,与东宫、秦王府多人来往,但不涉夺嫡之争。

        这也是李渊对李善青眼的原因之一……老子还没死呢,甚至还能活好些年,下面的个个都在选主了,这是盼着我早点上天?

        除了“忠贞”品行外,李渊对李善的能力也赞不绝口……马引一事早就骚动关中,  李善坐镇代县,  从容调配,  肥雁门,壮国力,已经输送了不下千匹良驹去陇西道,太仆寺驻关西的官员回报,其中五成以上能作为种马。

        这些都是将来抗衡突厥的底气……历史上这一年,李渊虽然算不上丧胆,但也失去了信心,甚至不得已再次放出李世民这头猛虎去河东备战突厥。

        这段时日李渊对李善的观感非常非常好,因为李善的坦诚。

        商路、马引,这些李善并不是没有分润,但都在账本中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上位者最喜欢这种下属了。

        正在心里感慨,李渊抬头看见长子次子一同入殿。

        “孩儿拜见父亲。”

        “好了。都起来吧。”李渊随手将手中信递给了李建成,口中吩咐一旁的宫人,“传三省宰辅入宫议事。”

        “苑孝政?”看完信的李建成面露喜色,“怀仁做的好大事,真有三寸不烂之舌否?”

        李渊大笑,“山东劝得突厥北返,河东劝得苑君璋来投……之前倒是未闻怀仁有此口才。”

        李世民接过信,  看着比起寄给自己简略的多的信,  轻笑一声,李善的确有口才,但主要是……居然将苑孝政收为入室弟子,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啊!

        “苑君璋之子未携降表而来……怀仁在信中已然明述。”李渊缓缓道:“苑君璋所求,余者尚好说,但怀仁信中提及,此僚索要铁劵。”

        李建成想了想,“虽首鼠两端,但也在情理之中。”

        苑君璋这种在突厥、李唐之间苟活的军阀,总要确保自己的安全,才会下定决心叛投李唐,这的确是在情理之中。

        李世民也点头道:“若能使马邑来投,爵封国公,授铁劵不为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