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今日之后,永不筑长城!



  鼓声阵阵,一股无形的力量朝着四周席卷开来,无法形容的力量,传递到每个乾军身上,压在每个濛军心底!

  濛人们懵了。

  坏了!来年抢不了了!

  因为今年就死了!

  乾军来袭,这里就是他们的墓地!

  大地在颤抖!

  是风动!是草动!是幡动!

  旗幡招展,遮天蔽日!

  刚才有长城阻隔,乾军再悍勇,也只能轮替守在狭窄的关城上。

  而现在,濛人要面对六十万无比狂暴的乾军冲锋!

  没了长城,不是胡人肆无忌惮南下劫掠,是中原大地,疯狗出笼!

  濛军云气瞬间跌落谷底,士气不振,溃不成军!

  夏侯莽于乱中之中单臂斩巴力怀,二品斩一品,相当轻松!

  这一战,比想象之中结束的更快。

  濛军大举南下,骚扰长城近一月,又发起猛烈强攻,但败起来,就是这么迅速。

  从小皇帝单骑踹营归雁门,到一气燃烽火,一气毁长城,六十万乾军齐出塞,再到濛军溃散,只过了半天。

  “军爷,我是汉民!我是洛邑人!听小的口音!听小的口音!”

  一个身着濛军皮甲的士卒,竟是讲出一口的标准的洛邑方言。

  一名乾军偏将按着他的头,翻来翻去看了看,哈哈笑道:“剃发易服,你不是汉民,你是半块银砖。”

  这濛军士卒还以为要给买命钱,谁知那偏将猛地一刀挥下,人头滚落,喷涌的血水把人头冲得一歪,头盔落在一旁,露出标志的濛人辫发。

  残留尸身的短颈处还在流出血水,把地上的红色变得更浓。

  濛人曾占据北方大地,当年被先帝赶到草原,一路上也没少带走那些中原的软骨头。

  北椋灭的那么快,少不了这些带路党的功劳。

  “陛下,末将特来请功!!”

  夏侯莽单臂提溜着巴力怀的头颅,策马走到赵政身边,嘴里小声暗示着:“琉璃的,琉璃的,琉璃的....”

  一品濛将,肯定够得上好几块琉璃砖的功劳。

  “嗯,不错,朕记下了。”

  赵政心脏猛地抽搐,我就知道你们是冲着钱来的!

  夏侯莽看着一片血红的大草原,有些失神:“若是当年....盛乐城能守住,诶....”

  这几个字,顿时让一些军中老卒心中发堵。

  盛乐城是北椋在草原上筑的城,也是当年濛人南下的第一战。

  若是当年,也能有这般大胜,将来犯的濛人打的全军覆没,北椋何至于全军覆没?北地百姓何至于惨遭屠杀?

  夏侯莽回过神来,感叹道:“这一战,定然可保我大乾边疆五十年安定!”

  “怎么才五十年?”

  赵政显得极不满意:“而今长城已毁,五十年哪够!”

  “啊?”

  夏侯莽与几个将军一阵发懵。

  好像...是这么个道理。

  建了几千年的长城,被小皇帝一气毁尽,只余下满地金银砖,再也没有御敌之能。

  五十年后,到时候如果濛人重振旗鼓,狼骑南下,根本没有险要阻塞。

  甚至就在这五十年中,濛人经雁门一战,虽然伤及根本,但依然能够派出小股濛骑骚扰中原,即使不能攻城掠地,也能抢点小村子,抢完就跑。

  没有长城,拦不住。

  而且北濛小王子依然没有露面,一品大高手,如果躲着濛军,没脸没皮,迂回南下劫杀北地百姓,又该如何?

  到时候,整个北地都不安宁!

  反倒是大乾会因此焦头烂额,除非完全放弃北地,将百姓转移。

  难道要重筑长城?那这些金砖银砖,也就刚好够重建费用。

  “这就是你的一战而尽全功?当年先帝一人独战三大斡鲁朵,一息杀一人,都不用调动云气,乾军几乎没有损耗,你还差的远!”

  公孙起面露不屑,打的是漂亮,但己方损失不小,伤亡是没多少,这自毁长城之举,就算事后重建,也得荼毒数十年。

  万一重建的过程中,濛人又出动骑兵骚扰怎么办?

  几乎没有损耗?那么猛?

  赵政在心底感叹便宜老爹的生猛,他觉得这一战自己已经尽全力了,没想到还是没有便宜老爹那么轻松写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