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 八块钱的麻辣烫



  1.6亿,在莫然的估值范围内,但偏上限。

  多半是崔二代故意多说了。

  算是一种探底。

  试探陈宇对公司了解多少,当然,这个了解是指对公司财务数字的了深度解。而不是人员场地规模这些表面东西。

  表面东西,陈宇还是员工时就已经知道。

  陈宇淡淡道:

  “崔总,我很想买你这家公司,但也并非非买不可,你知道的,我的定位不在这里。

  你的这个报价显然高了,我们有意买,自然也是了解过的,0.8亿,差不多这个价,对吧。”

  崔二代:......

  …直接砍半,也太狠了。我只是稍稍报高了一点,你这可是低的离谱。

  “陈总,让你的人和我团队就公司的情况进行交流质答后,我们再详谈?”崔二代笑着提议。

  质答过程,其实也是无限次试探对方底线的过程。

  陈宇蹙眉:

  “复杂了。我们先拍定价格,他们再谈细节,在总价格上进行适当修正。这样最好,效率最高。

  你报个诚意价,价格合适的话,我兜底购买,包括公司的债务。合同签订后,我一次性付全款。”

  一次性支付全款的话,不涉及贷款融资,回账非常快,这是陈宇的最大优势。

  而兜底购买也可以省去卖家很多麻烦。

  若崔二代想尽快回到家族,不想在公司出售之后还被牵住精力,那陈宇必然是不可多得的选择。

  有诱惑,就得让利。

  “1.5亿。”

  “0.9亿。”

  “1.3亿。”

  “1.1亿。”

  “1.3亿,不能再低了,再低我情愿麻烦一点,也要另需买家。你既然做过调研,应该知道这家公司的价值,我已经是足够有诚意了。”

  “成交。”

  1.3亿,在莫然的估值范围内,还算合理。

  这次没有系统参与估值,他选择无条件相信莫然。

  继续讲价下去也就是几百万的事,没多少意思,浪费时间。

  至于为什么崔二代愿意大幅降价,估摸着还是想尽快出手。

  一家公司,就这样在双方几句话之间达成交易。

  比买白菜还简单。

  惊得双方团队的人一愣一愣的。

  这确实是陈宇当前最草率的一次公司买卖行为,几乎没有之一。

  没有经过公司情况宣讲,没有经过严苛的拉锯战谈判,没有中间人…

  最奇葩的是,买卖双方也没有多少信任基础。

  但他不在乎。

  一个亿而已,他要的就是尽早买下这家公司,然后整顿公司。

  还舒听南一个舒适的环境。

  可能有点霸道,但他还真就想霸道冷冽一回。

  大价格搞定,接下来就是莫然和对方团队的详谈,对大价格进行适当修正。

  若在谈判过程中,出现超出预期的大幅偏差,大幅修正也未尝不可。

  毕竟大价格是口头谈定的,并没有法律效应。

  细节交涉,才是真正的拉锯战。

  陈宇私底下给莫然定了个期限:

  一周。

  一周之内,公司完成易主。

  按莫然的能力,只要对方不拉胯、不墨迹,一周足够了。

  “你还真是够果断的哈,几句话就谈定了价格。”回公司的路上,莫然戚戚然。

  陈宇笑了笑:

  “1.3亿买这家公司,无论从规模、营业额还是企业文化来说,都不亏。要知道,当初品素只有4家门店时,我都敢溢价N倍投资,这个算什么。”

  莫然心想不一样好不咯…品素是注资,2亿大部分又不归我,还是花在品素上。

  不过她也知道陈宇买老东家必然是有原因的,所以也没再多说。

  ...越来越有霸道总裁相了...她心中暗笑。

  谷路上,接到了羊城大学办公室打来的电话。

  校庆的事。

  校庆在即,作为优秀校友,陈宇被邀请回校演讲。

  还问了是否有兴趣捐款。

  陈宇回绝了演讲,并且把莫然推荐给了校方。

  ‘优秀校友’这个荣誉,莫然还是完全但当得起。

  莫然回母校,说不定还能顺道宣传宣传素茶。

  毕竟素茶是直接面向消费者的,知名度越大越好。

  大有裨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