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泥塑出成效



  从寇夫人处回来,不见杜杞,只见到从茅厕出来、一脸焦急的李崔。

  杜青杉蓦然心头一痛,一种不好的预感涌上心头。

  李崔急得满头大汗:“方才人还在这里的,都是我不好,要是我不去茅厕,阿杞也不会不见。”

  “阿崔莫急,方才你们可遇到了什么人?”

  “噢,对了,我们见到了武红烛!”李崔两眼微张,一脸疑惑,“阿杞难道被他们抓走了?”

  杜青衫思虑片刻,摇了摇头。

  光天化日之下,在这戒备深严的寇府,武红烛再怎么嚣张,也不会失了智将阿杞抓去。

  她知道分寸。

  武红烛向来是有仇报仇,有怨报怨之人,若说她会伺机伤害小尘,杜青衫毫不怀疑,但是抓年幼的阿杞,却不是武红烛的行事作风。

  但是,阿杞行事稳重深沉,绝对不会将李崔扔下,自己一个人走开。

  唯一的可能,就是发生了什么事,让阿杞不顾还在茅厕的李崔,匆匆离开寇府。

  会是什么事呢?

  阿杞又去了哪里?

  脑海里纷乱地闪过各个地点,杜青衫匆匆将李崔送回里仁巷。

  武叔正扫着院子里的积雪,见到只有他二人回来,难掩惊讶:“小杞呢?”

  “小杞不见了。”杜青衫望了一眼西厢房,“顾兄可回来了?”

  “什么,小杞不见了?!”武叔将手里的扫帚一扔,“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崔眼泪汪汪,将在寇府的事情和武叔说了,末了,急得直跺脚。

  “都怪我,都怪我。”

  “不怪阿崔,阿杞哥哥这么大的人了,不会有什么事的,阿崔放心在家等我。”杜青衫拍了拍李崔肩膀,安抚了几句,又对武叔道,“顾兄想来还在开封府,武叔,我得出去一趟。”

  “速去速回。”

  顾易忙活了一天一夜,死者人头一点一点地在他眼前清晰起来。

  一个年近半百,骨骼宽厚,面相古板的人头,静静地放置在停尸房桌上。

  而顾易则不紧不慢地在一旁记录着什么。

  公孙师爷捏着鼻子,向前一步,后退半步地往停尸房里张望。

  这个顾三郎,从昨日上午进了停尸房后,就不吃不喝,神神叨叨,对着一尊黄泥上下折腾,眼看今儿天就要黑了,还不见他出来。

  皇上下令三日内捉拿凶犯,如今可就只剩下不到一天时间。

  师爷挪得虽慢,到底还是到了停尸房,里面虽然杂乱,但除了那具无头尸,倒也没有其他让人害怕的东西。

  师爷松了口气,看向顾易,猛不丁看到桌子上板着脸,一副杀气腾腾的泥塑,吓得倒退一步:“这......这这这......”

  顾易抬头看了师爷一眼,轻笑道:“这是死者的模样,男性,五十余岁,身躯伟岸,方面大耳,秀目龙眉。”

  “可惜了!可惜了!”师爷直叹息,“这是谁家的父亲,又是谁人的夫君,哎。”

  “此人虎口与脚底皆有厚茧,可以推测此人习武,且常年行走在外,不是外来的商人,便是走镖的镖师。”

  “商人,镖师......”

  “另外,他的肩头有一狼形文身,这个文身我查过了,乃是渔阳高氏一族特有之图案。”

  顾易指了指尸体裸露的肩头,师爷吓得忙用袖子挡住目光。

  顾易笑了笑,将桌上画下的文身图案递给公孙师爷。

  公孙师爷沉吟几许:“渔阳......这么说来,此人难不成是辽国派来的奸细?”

  渔阳本是中原故地,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给契丹,渔阳就在其中。

  如今,渔阳正被辽人统治。

  顾易一叹,幽云十六州被契丹占领至今,满打满算七十年,此人乃渔阳高氏族人,源头上还是中原人。

  “是不是辽人派来的奸细,我也不好妄下断言。”

  若他真是辽人派来的奸细,如今惨死樊楼,又是何人所为?

  顾易默然又坐下来,在纸上比比划划,疏离着几日来零零散散的线索。

  四天前和杜兄在樊楼饮酒,贪杯多饮了几杯,醉酒之下,在樊楼说书的路岐人叶凌命酒保王二将他扶上楼上歇息。

  迷迷糊糊之间,感觉有人将自己带到一个叫做鬼樊楼的地方,且有人要杀自己,但第二日自己却安然无恙地在樊楼雅间醒来,唯一的变故是,床边多了个无头男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