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9 破局手段-第2/3页





        纯粹就竞技状态而言,今天对阵双方都处于近期的一个小巅峰,这也是双方能够闯入决赛的直接原因——

        首盘比赛,高文组合仅仅拿到过两个破发点,全部错过;索克组合仅仅拿到一个破发点,也没有能够兑现。

        简单来说,就连破发点的机会都不多。

        在关键时刻,两对组合都能够快速提升比赛状态,重新掌握主动,但是,比赛前段中段和比赛尾声,整个氛围、压力、心态都会发生微妙变化,对阵形势也会产生诸多可能,机会往往会在不经意间出现。

        此时,“30:30”,气氛就再次紧绷起来。

        索克组合返回底线,背对着球场,低声交流下一分的发球战术。

        同时,高文组合也站在底线,交换意见。

        经过两站比赛的磨合,高文和迪米特洛夫之间的默契确实正在增长,短短几句话两个眼神,迪米特洛夫就已经明白了过来,眼神里流露出一抹笃定,完全相信高文对战局的解读和战术的布置。

        其实,对阵双方都知道接下来会面临什么局面:

        高文组合试图破局,打破平衡,争取到破发机会,甚至直接破发。

        索克组合抢占先机,掌握主动,强势保发,掐灭对手的强烈冲击。

        关键就在于,这场计算和算计,谁的脑袋能够转得更快、执行能够更坚决。

        博弈,正在进行时。

        啪。啪。

        索克,已经做好发球的准备了——

        索克发球,高文接发球,迪米特洛夫和波斯皮希尔则呈现对角线站在网前。

        迪米特洛夫瞥了波斯皮希尔一眼,视线不由落在波斯皮希尔握拍的手腕上,脑海里想起高文的分析:

        今天,索克和波斯皮希尔显然制定了战术,网前截击以追身为主。

        也就是说,当网前截击机会出现的时候,大部分都是朝着网前补防球员的站位捶打,而不是寻找空档。

        战术意图非常直接,压缩反应时间,尽可能将比赛节奏提升起来,将红土演变为草地,扩大他们的优势。

        偶尔,他们也会搭配穿插一些不同截击线路的选择,避免被看出套路,同时也能够制造出其不意的效果;但整体而言,第一拍截击,在条件反射或者主动出击的情况下,追身截击的可能性扶摇直上。

        所以,这次也是吗?

        用高文的话语来说就是,“即使不是,我们也要制造一个陷阱,诱使他这样做。”

        破局,就从波斯皮希尔开始。

        高文发誓,绝对不是因为私人恩怨,纯粹就是因为波斯皮希尔更蠢——呃,准确来说,因为波斯皮希尔是对面组合的薄弱环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