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7 第五极点-第2/3页
    
    转眼,以拉旺达为圆心,这股欢呼声就浩浩荡荡地蔓延开来,最后凝成一股巨大能量,在沙漠中心盛开。
    此时。此刻。
    印第安维尔斯的地心深处,那颗心脏正在强有力地跳动,感受着那股炙热而汹涌的热情,呼唤着同一个名字。
    喊着喊着,笑容就一起在嘴角绽放,将这片网球场演变成为摇滚音乐节,一起狂欢一起跳跃一起释放。
    “全球主场VS第二主场”,最终,还是倒戈成为了第二主场,高高举起的手臂,正在为高文欢呼雀跃。
    狂风猎猎。
    空气燃烧。
    他们,正在亲眼见证一个巨星的诞生——
    争议,消失了。
    质疑,消失了。
    吐槽,消失了。
    所有的负面新闻,全部伴随着一座冠军奖杯随风而逝,再也看不见,干干净净的页面就好像银行账户。
    现在,充斥视线萦绕耳朵的,全部都是赞扬与惊叹,媒体记者们,摇身一变,齐齐变身成为“高文吹”。
    没有人能够例外,没有人。
    等等,这一集,以前好像看过?美网结束之后,巴黎大师赛结束之后,澳网结束之后,不是都上演了吗?
    那么,这次的区别在哪里?
    区别就在于,概念的全面刷新,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众口一致地给予称赞,宛若新王登基。
    其实,早在墨尔本赛事揭幕之前,就曾经有媒体提出这样一个概念:
    “第五极”的诞生。
    简单来说,也就是四巨头之外的第五个顶点。
    但是,事情肯定没有那么简单,德约科维奇也好、穆雷也罢,他们强势冒头之后,也需要经历更多考验,因为“巨头”的概念,真正强调的是在相对漫长时间里强势且稳定的表现,一个赛季远远不够。
    一般来说,三个赛季是衡量标准,这才能够证明,球员不是转瞬即逝的流星,具备跻身顶尖的资格。
    墨尔本赛事落幕之后,瓦林卡和高文就双双进入“考察阶段”,被誉为具备成为下一任巨头的潜力但还需要继续观察,于是两位球员联合被称为“第五极”,打破男子职业网坛的现有格局——
    他们,暂时位于四巨头之后、普通球员之前,形成另外一个小团体,悄无声息地改变职业网坛的架构。
    从墨尔本来到印第安维尔斯,高文又再次超出半个身位,稍稍领先于瓦林卡;再加上拉奥尼奇闯入半决赛的表现也证明了自己。
    男子职业网坛,确实正在越来越好看。
    于是,媒体全部疯了。
    赞誉如潮!
    在印第安维尔斯之前,记者们或多或少还有些保守,哪怕两座大满贯冠军和一座大师赛冠军也是如此——
    情形,就和后来2016赛季女子网坛的安杰利克-科贝尔(Angelique-Kerber)一样。
    在2016赛季,科贝尔异军突起,分别闯入澳网、温网、美网三个大满贯决赛,并且登顶澳网和美网,年终排名世界第一。
    如此辉煌的战绩,按道理应该征服所有媒体才对,但现实并不然,记者们始终认为“这是一个异常现象”。
    因为在2016年以前,科贝尔从来不曾闯入过大满贯的决赛,最好成绩就是温网和美网各一次四强;而且,就在2015年的时候,科贝尔澳网首轮出局,其他三大满贯全部止步第三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