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 敏锐嗅觉-第2/3页



        ——脚边反弹球。

        这就是德约科维奇留给高文的难题,而且不是正手,必须是反手击球,难度系数翻倍。

        电光火石之间,算计与博弈、陷阱与反击、布局与应变,两位球员的脑海里已经完成上百次运算。

        然后,网球就已经落在高文的左腿旁边半步远的位置,而持续上前的脚步拉扯着重心前倾,眼看着就要超车,击球点也将落在身后,双手反拍的击球也将更加困难,几乎就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一顿,刹车。

        单手,一挡。

        仓促之间,高文已经没有时间思考,下意识地伸出球拍,右手握着,切到左侧,扭着身体侧过去,球拍碰撞地面形成一个角度,无法挥拍无法发力,等待着网球落地反弹之后自己撞击到拍线之上。

        哐。

        一声清脆的声响,网球就如同乒乓球一般撞上球拍,没有停歇也没有喘息就已经拖拽着尾巴飞出去。

        细节,此时考验的就是细节——

        拍面角度、手腕软硬、重心稳定等等等等。

        一切,全部发生在毫厘时间里,一次眨眼都还没有来得及合拢眼皮,网球就已经自行完成一切操作。

        直线。

        弧线。

        眼看着高文踉踉跄跄摇摇晃晃却硬生生地利用腰腹力量控制住身体,一刹那,就只是短短的一刹那。

        然后,那抹芥末黄就宛若彩虹桥一般高高上扬起来,沿着直线跃入后场。

        嗖!

        赫!

        阿瑟-阿什球场的反应速度着实跟不上,还在惊叹德约科维奇网球救球的细腻处理,结果高文的随机应变就已经完成回球,然后千千万万的视线注视着德约科维奇起跳、移动、飞跃,整个人腾空而起。

        德约科维奇一个飞扑,手臂已经完全舒展开来,身体前冲、贴近球网,试图在网球上升轨道上完成拦截。

        时空,静止,不由屏住呼吸——

        德约科维奇在飞翔,高文在调整,网球在上升,数不胜数的视线牢牢锁定网球,跟着那抹光影攀爬。

        一点,再一点。

        然后。

        网球就这样越过德约科维奇的球拍,突破封锁,“撕拉”一声跃入后面那片浩瀚无垠的汪洋大海之中。

        从德约科维奇到高文再到全场观众,视线凝聚在网球之上,地心引力的拉拽让它快速下坠拥抱蔚蓝。

        啪。

        是落地声响,也是海浪声响。

        界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