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 一次擦网



        赛点大学时代1900一次擦网“40:40”。

        这已经是第三次平分,费德勒刚刚又拿到第二个局点,可惜还是没有兑现,拉锯与纠缠还在继续。

        脚步,重新回到一区。

        连续三次,费德勒都是在一区得分、二区丢分,算计与博弈之间还需要将心态变化也纳入考量范围。

        当然,二区的事情可以暂时放到一旁,费德勒需要先确保一区继续得分,高文则需要在一区打破僵局。

        空气,微凝。

        高文轻轻摇摆身体,并没有提前预判或者提前移动,因为过去这三分,费德勒在一区的发球战术全部都不一样,此时对球员的战术套路以及致命武器就提出严苛要求,考验的就是战术库和武器库的压箱底。

        一区。

        内角。

        时速180公里。

        速度不快,但落点控制精准;并且,关键时刻,一发还是有保障。

        高文条件反射灵敏,一次蹬地,身体就已经推送出去。

        切削。

        费德勒的发球,不仅落点出色,而且尾劲出色,内角发球就是抓住高文反手位限制回发球的线路。

        高文也已经做出不同尝试,这次则选择一拍切削,下旋、低平、贴网、深区,以这样的方式限制费德勒的第二拍进攻衔接。

        然后高文就看到费德勒侧身了。

        糟糕!

        尽管高文利用下旋球控制弹跳高度,但对草地之王来说,下旋球根本不成问题,当费德勒选择侧身正手的时候就知道:

        他准备强行进攻。

        而且,费德勒的侧身正手,基本指哪打哪,不同线路全部都没有问题。

        怎么办?

        此时高文只能相信自己的直觉判断,没有时间犹豫也没有时间思考,脚步一蹬就已经朝着反手位冲出去。

        蹬地,冲刺,狂奔。

        速度已经提升到极致。

        费德勒出手了——

        斜线,反手。

        高文准确预判,连续蹬地狂奔之中,双手反拍提前引拍,但费德勒地的侧身正手进攻非常具有冲击力和穿透力,来的速度和力量还在高文的预期之上,这也意味着挥拍时间和空间都严重不足。

        怎么办?

        切削。

        连续第二拍反手切削。

        在极度被动的困境之中,高文没有强行出手,而是利用切削来控制节奏、线路、落点,以守代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