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 国风盛典,我演我自己?-第6/8页



  其中要消耗的精力,属实不小。

  而且奏折不仅要阅览,还需要批阅,因此始皇帝每天的生活,那也是相当苦闷的了。

  而今,这位劳模皇帝,此刻正端坐在软塌上,奋笔疾书,时而眉头紧皱,时而神色舒缓。

  可以看出,这些奏折批阅起来,属实是难度不小。

  其中涉及到的政事,也不是一般人能够轻易下决定的。

  作为一个皇帝,不仅需要勤奋,还需要相当的决断和魄力。

  只有勤奋,那就是明末的崇祯,操劳一生,几乎是一事无成。

  有决断和魄力,但是不勤奋,那大概就是嘉靖皇帝。

  所以说,还是大明奇葩多。

  至于那些既勤奋又有决断的皇帝,大体上都是成功人士。

  比如说始皇帝,洪武帝等。

  其他的庸碌之辈,不说也罢。

  此刻,随着易泽的脚步往前,嬴政也发现了有人在逐渐地靠近。

  他抬起头,看向正位于殿内的易泽,短暂的迷惘过后神色一震。

  “后辈,是你啊,说吧,什么事?”

  这一位毕竟是千古一帝,论及智慧手段,都是一等一的,仅仅是看了易泽一眼,便将易泽此行有事相求看了个透。

  而且,这位是真的喜怒不形于色,从容而又霸气。

  即便之前接触过一次,易泽也感觉到一种压迫力迎面而来。

  “晚辈参见陛下,此次前来,是为请陛下赴宴。”

  “哦?何宴?”

  嬴政看了眼手中的奏折,从容的写上批语,问道。

  “国风盛典!”

  易泽没有说什么场面话,面对这样重视实干的君主,弯弯绕绕的反而会引起不喜,倒不如直说,反正彼此之间倒也有过一段交情。

  “朕为何要去?”

  嬴政不慌不忙,似笑非笑的问道。

  作为一个开国的皇帝,他平日里忙得很,哪里有什么工夫去参加宴席。

  国家政事一日不处理,国家就会危险一日,身为皇帝,嬴政觉悟相当之高。

  而且就他本身的性格而言,很多事情,都是信不过手下的臣子的。

  亲力亲为,总比被手底下的人背刺要好得多。

  面对着嬴政的问询,易泽只道:“因此宴,为两千多年后的国风盛典!”

  “两千多年后?”

  始皇帝坐直了身子,有些惊讶于易泽的能力,但他还是问道:“于朕、于大秦,可有何益?”

  简单而又纯粹的目的,先问一句利益。

  至于什么交情牌,嬴政是不信的。

  曾经打交情牌的人,最后都在背刺他。

  因此单纯的问一个有何益,直接将事情简单化了。

  易泽早有准备,他了解始皇帝的一生,至少在两千多年来各路专家学者的分析中,嬴政的个人性格特点,还是很鲜明的。

  或许有所差异,但想来不会有太大的区别。

  当然,为黑而黑的除外。

  “当然有益!”

  “益在何处?”

  易泽沉声开口,“益在大秦之风,重现于世,益在陛下之名,威震华夏!”

  简简单单,就是一个名而已。

  嬴政双眼微眯,思索着易泽话中的意思。

  他问的是利益,而易泽给出的,是名声。

  名与利,孰轻孰重?

  嬴政心中,自有一杆秤。

  反正大秦存世不久,但若是后世重现大秦之风,那想来也会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朕允了!”

  一念及此,嬴政倒也不再过多的犹豫。

  反正大秦不亏!

  “多谢陛下!”

  微风吹过,纱帘扬起。

  易泽已经消失在原地。

  而殿内,始皇帝恍惚一下,看了看空无一人的大殿,喃喃自语:“似乎有人来过?”

  仔细回想,却是一无所获。

  “看来是疲乏了呀。”

  看着桌子上堆积着的奏折,始皇帝叹了一口气,继续伏案书写。

  刚才所发生之事,竟是没一点留在他的脑海。

  或许,这只是易泽同那个已然逝去的始皇帝,在此时此刻的一次交谈。

  时间的悖论?

  只不过是一次系统的能力而已。

  再一次穿过时间长河,来到了那个令无数文人墨客念念不忘的盛世大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