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一章 有技术没人性



  吹《阿凡达》的技术,吹卡梅隆十二年磨一剑的匠心,这些程玉安都可以理解。

  程玉安也这么吹。

  甚至这时候拿《阿凡达》来抨击一下国产电影在技术探索上的落后,程玉安都表示理解,毕竟技术上此时确实落后人家,而《阿凡达》代表了当下最高水平的电影视听技术,这时候对国产技术鞭策两句也没什么说的。

  但他很不理解的是,为什么有的人就硬要把技术差距上升到人性上来。

  “技术上中国电影落后五十年,人性上中国电影落后五千年。”

  美国历史五百年都没有,他这五千年到底是怎么推出来的?

  姑且说你不懂电影,说技术落后五十年还有的原谅,但要讲人性差距是真的离谱。

  一看发声者,李成鹏,老公知,跳梁小丑一个,没几年就完蛋了。

  远程不想理这种人,但《新京报》的记者想搞个大的。

  目前来说,国产电影特效上,《火星救援》最具代表性,而国内最好的特效公司之一——天工异彩又在远程手里。

  记者闻着腥味儿找到远程,但因为没有预约,被谢绝采访。

  又跑到天工异彩,刘颂压根不理他。

  但被他堵到了从天工异彩出来的秦染秋。

  “秦总,对于《阿凡达》的特效你有什么看法。”

  “很好,世界顶尖水平。”秦染秋来了一句不咸不淡的话。

  “那你怎么看待中美两国在特效技术上的差距。”

  “差距确实存在,”秦染秋不愿多说,一边往停车场走,一边说两句,“不过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正视这种差距然后奋起直追。”

  “那你对李先生说的中国电影跟好莱坞技术上相差50年怎么看?”

  说这个秦染秋就来气了,他这两年深耕特效,有点心得,差距确实在,但绝对没这么夸张:“他是个外行,特效是技术活,不懂行的人说两句就算了,你们还真当回事给报道?”

  秦染秋瞥了一眼记者,充满了不屑。

  “他还说人性上两国差了五千年。”

  “傻逼!”简单的两个字,秦染秋骂了他,“看过两部电影就觉得自己懂电影懂特效了?《阿凡达》吹吹技术也就算了,还好意思吹人性?《阿凡达》的故事什么都有,就是没人性,男主角是地球的叛徒,他居然认为这种主角有人性?这种小丑你越理他他跳得越欢。不好意思,我要走了。”

  秦染秋说完上车走了。

  然后,《新京报》刊登了秦染秋的话:

  “《火星救援》特效总监:《阿凡达》有技术没人性。”

  你看,他好像是这么说的,但又好像不是这么说的。

  这就是媒体的高明之处。

  李成鹏在网上还是有一批拥趸的,他们立即包围了天工异彩和秦染秋的个人微博:

  “《火星救援》那点特效给《阿凡达》提鞋都不配。”

  “你永远也做不出《阿凡达》,酸什么啊!”

  “《阿凡达》表现的是人类大爱,你那可怜的救援故事格局怎么跟《阿凡达》比!”

  “急了急了,他急了。”

  “《火星救援》被《阿凡达》破了记录,终于坐不住了吗?”

  诸如此类的。

  但秦染秋没有再回应,生了孩子后,他稳重了很多,虽然依然气不过,但陈芷奚不准他在网上跟人吵架。

  “咱们做好自己的电影就行,犯不着跟他们吵,他们懂什么啊。”

  但陈芷奚也是护短的主,在微博上说:

  “3D特效是未来,但不是全部,天工异彩在《阿凡达》上映前已经组建了3D工作室,今年会有一部国产3D大片开机,天工异彩全程技术支持。最后,我奉劝某些人一句,外行就是外行,不要借着电影发表一些可笑不自量的言论,你不知道我们为了国产特效付出了多少心血,你一句话抹杀了我们每年在特效上不计成本的投入。还是那句话,看你几时完。”

  陈芷奚说的是《龙门飞甲》,天工异彩会参与到《龙门飞甲》的制作。

  程玉安要离开国内去韩国一趟,离开前,他要把一些事安排好。

  “杨密怎么说?”

  《黑暗面》里有一个龙套角色想让她串一下,就两场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