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吃不饱



  家里拆旧建新,七岁模样的林语帮不上忙,被艾氏塞了一巴豆子,赶出家门去。

  “来,帮我把这些豆子,分给村里的小孩。”

  就这样,林语带着光荣又巨大的任务,来到村里。

  村中的那棵老榕树像一顶绿色的擎天巨伞,清晰无比地撑在这片苍黄的土房前。

  两伙小孩子在树下吵架。

  林语光明正大地偷听了一会儿,原来他们是在比大小。

  比老榕树有多大。

  这棵老榕树很大。

  但到底有多粗,只有聪明人能说得出来。

  很久以前,她也问过阿爸,这棵老榕树到底有多大。

  阿爸说用他十几条裤腰带也围不过来,阿妈说用她纳一双鞋底的线,连起来刚好够绕一圈。

  但小孩子不相信,便约村里面的小伙伴手拉手去围绕榕树的树干,量一量老榕树有多大。

  说来也奇怪,今天明明12个人就能围住;明天还是12个人又围不过来了,后天更奇怪,11个人就能围起来了。

  到底是老榕树变大了,还是小孩子变小了呢?

  其实不是老榕树变大了,也不是小孩子变小了。而是拉过去的测量小伙伴每次都不一样,才导致测量不准确的。

  要是放在以前,她也不知道这个道理。

  去给神仙打了30年工,就知道这是为何了。

  但她不想和小孩子们说,让他们自己想去吧。

  等长大了就知道了。

  “大丫,过来,过来坐。”老爷爷叫她。

  林语过去,坐在那条被岁月磨得非常光亮的石条子上。

  撑着下巴看头顶的老榕树。

  老榕树一年四季都是青青翠翠。

  老榕树撑在山寨人祖祖辈辈的心里,也撑在林语的心里。

  老人家很喜欢和她聊天,她也时不时问老人家一些问题。

  比如:“你家有几口人了?”

  “哟,你家兴旺啊。粮食够吃吧?开了几亩荒地?”

  你问我答,你来我往,几人倒也聊得兴起。

  她得空就到老榕树下坐坐,或是跟着阿妈到小溪边洗衣服。

  再者就和二弟上山,二弟去砍柴,她去拈花惹草去。

  兴致来了就和乡亲们说说神仙的故事,和小孩子们说说美食。

  那个不愁吃、不愁穿、不愁住的世界,让乡亲们十分向往。

  不时有人感慨,“要是我们住到那个时代去,该多好啊!”

  还有人问:“你还要到仙界去吗?

  你还要去给神仙打工吗?能不能带上我?”

  林语也说不出来,只说不知道。

  她能去能回都是系统安排的,系统也没说让她什么时候再去。

  或许不会再过去了,或许下一刻就要到那边去了。

  在这些悠闲的日子里,林语去过仙界的消息,就传出去了。

  这一天,她坐在老榕树下时,有一个妇女抱着个大脖子的孩子来求救。

  妇女到她跟前直,接就跪下了。

  跪得那么猛,跪得那么猝不及防,让林语反应不过来。

  听得妇女的哭诉,林语连忙上前把人拉起来。

  她说:“我只是去给神仙打工的,并没有跟她们学医术。

  你这个我也帮不了,你去找大夫看看吧。”

  妇女跪求,拉着林语的裤管哭诉。

  林语连连推辞,不停地解释说自己是给神仙打工的,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人。

  说急切了,她才说起两句。“你这个大脖子病,是因为缺碘。

  吃海盐、海带、海草或许能好起来。

  我真没办法,我这里有几文钱,你带孩子去看大夫吧。”

  林语把钱塞过去,又在长辈的帮助下,才劝走了妇人。

  这可把她吓得不轻。

  经过这一件事,大家才意识到她不是神仙。

  不过是去了一趟仙界给神仙打工,增长了些见识罢了。

  但即便是这些见识,也让村里人羡慕不是。

  林家的孩子终究是不一样的,以后有什么事多听听她的意见吧。

  又过了几天,林语摘了一把山花回家。

  如果不下雨,山寨里的风光刚刚好。

  天蓝得人心痒,眼睛看着绿树红花,舒舒服服的。

  她一大家人围在火塘边吃晚饭,陈旧的小方桌上有一大盘野菜、一碟腌菜和一小碗肉沫做的腌菜炒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