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带着鲜血的旧信-第2/2页



  答案是外号,郭大撇子的名字并不是郭大撇子这么简单,估摸着是人们叫习惯了的原因,将郭大撇子原来的本名给忘记了。

  这是一个只有郭大撇子自己才知道,也是他刚刚才知道的答案。

  从四合院回来的郭大撇子,不知道是受了傻柱偷鸡被抓这件事的刺激,还是多年养成习惯的下意识使然。

  一回到屋。

  郭大撇子就开始翻箱倒柜的寻找起来。

  最终在床底找到了一个小木头箱子,干干净净没有一丝尘土的小木头匣子,与周围那些积满了灰尘的旧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说明穿越前的郭大撇子经常把玩。

  这里面有着对郭大撇子很重要的东西。

  经常把玩就是证据。

  郭大撇子轻轻的打开了匣子,首先映入郭大撇子眼帘的,是一把红木做成的木头梳子,一把不完整有瑕疵的木头梳子。

  红色的木梳子断裂成了两半。

  郭大撇子眼前的木箱子里面,只有半拉木梳子,另一半去了哪里,郭大撇子真的一点印象都没有。

  或许原本有,但是穿越来的郭大撇子将这段记忆给予了忘记。

  梳子下面压着一封信。

  这是一封带着少许鲜血印记的信。

  信封外面已经失了原本鲜红颜色的血迹,表明这是一封有了一定年代的旧物,信封上面秀气的钢笔字很说明问题,一封出自于女同志的信。

  谁给郭大撇子写了信?

  写信之人与郭大撇子有着什么关系?

  半截木头梳子又说明了什么?

  郭大撇子绞尽脑汁,也没有想到一丝与这些有关的记忆,就仿佛有人人为的删除了郭大撇子对这件事、这段记忆的所有存储片段。

  小小的信笺,看似轻的不能在轻,可在郭大撇子的手中,却重于万斤。

  一瞬间的工夫。

  气氛变得有些紧张。

  压得郭大撇子有些喘不过气。

  这么一会儿的工夫,郭大撇子的心莫名的痛了起来,紧跟着就连郭大撇子的脑子也要炸开般。

  疼。

  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