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彻查!



 “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

 朱元璋念着这几个数字,脸上满是笑容:“好啊,这个建议太好了!数据被篡改,乃历朝历代最头痛的事,如果在重要数据后面加上汉字书写的数据,此难题可解也!哈哈!”

 他大孙总是能给他惊喜。

 有时候,朱元璋也在感慨, 在经历了丧子之痛以后,上天给他将他的大孙送回来,是他剩下的时光里最好的礼物。

 看着心情大好的朱元璋,朱雄英道:“爷爷,孙儿还有一个建议。”

 “哦?”

 朱元璋咧嘴一笑,连忙招手道:“快说,快说!”

 朱雄英道:“孙儿在查帐的时候,还发现了一个问题, 就是各地收税粮时计量的斗不统一,一些地方的官吏或者地主刁恶,稻农交谷时,所用的升斗不均,克扣严重,孙儿建议,朝廷尽快打造铜斗,作为标准量具下发各地方,各地方需以朝廷铜斗为母斗,翻造斗具使用,违者重办!”

 “嗯,很好!”

 朱元璋笑道:“这两个政策,从今年开始就要施行。”

 说着, 朱元璋放下了手中的碗筷,大手一挥, 道:“来人,去把户部尚书叫来!”

 话说出口,朱元璋就感到不对, 当即有些不爽的摆摆手:“算了算了, 去把詹徽叫来吧!”

 户部尚书是一個极其重要的位置,掌管钱粮民生经济等重要事宜。

 如今户部尚书赵勉畏罪自杀,户部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许多事情都要受到影响。

 詹徽已经身兼吏部与都察院两大要职,已经忙得分不开身,但是现在还是要找他,显然工作量就有些超标了。

 而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的工作量也是拉满。

 如今赵勉的事可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事,很有可能涉及到户部的很多人,如今赵勉虽然已经自杀,但是户部的人已如惊弓之鸟,哪里有什么心思做事?

 春耕在即,各项政策也在等待推行,户部必需今早稳定下来。

 朱元璋看向朱雄英,道:“大孙, 你觉得户部那边还需要继续查下去吗?”

 朱雄英思索片刻,回道:“查!”

 朱元璋点了点头:“好,咱也是这个意思。”

 想了想,朱元璋又道:“可是你想过没有,一旦查起来,户部的空缺如何填补?”

 朱雄英笑笑,道:“爷爷,咱大明可是人才济济,这点空缺还怕填补不上吗?今年的春试就要开了,正好为户部填补人才!”

 “嗯。”

 朱元璋满意的点了点头:“那就照你的意思去做,不过你小子可要给咱注意身子,千万不要出什么岔子咯,否则你就给咱静养去!”

 朱元璋是真的怕,害怕朱雄英再出事,要是朱雄英真有什么,他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去面对。

 “知道了!”

 朱雄英笑道:“爷爷,快吃!”

 说着,朱雄英自己也是拿起碗筷,大口的吃起来。

 “臭小子!”

 朱元璋笑骂了一句。

 和老爷子说说话,朱雄英的心情也好了不少。

 他和老爷子一样,真的害怕失去对方,他实在不敢想象,如果有一天老爷子不在了,自己该有多伤心,碰到事情再也没有人一起这样商量了。

 ……

 吃完早膳,朱雄英把刑部尚书杨靖招了过来。

 谷犄

 “臣,杨靖见过皇太孙殿下。”

 “起来吧。”

 朱雄英摆手,让杨靖站起身来。

 杨靖早在当初对付周骥的时候就已经认识朱雄英了,当初的他,直接被朱雄英的手段给吓到了。

 后来朱雄英入宫以后,两人反倒少了许多交集。

 因为朱雄英的心思很少放在刑狱之上,大都放在了民生经济这一块。

 不过杨靖是一个干吏,这一点朱雄英是知道的。

 朱元璋在编制《大诰》的时候,列举通政使蔡追、左通政茹常、工部侍郎秦逵及户部侍郎杨靖以勉励之,谕日:“此亦进士、太学生也,能忠于职守以称我心。”

 杨靖等被誉为奉法遵理的循吏,作为群臣百僚的楷模。

 “杨大人,孤把你叫过来,想必你也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吧?”

 杨靖点头,道:“臣明白,是为户部之事,臣也曾为户部尚书,实在是想不到,户部今日竟陷入贪腐的泥潭,可悲可叹!”

 朱雄英道:“孤想彻查户部,你意下如何?”

 杨靖沉吟片刻,回道:“臣同意殿下的看法,臣一定秉公处理,明察真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