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爷爷求求你



 一众文武大臣纷纷站了出来表示赞同。

 朱元璋笑眯眯的看着,如果是其他皇帝恐怕就要怀疑什么太孙党了,但是朱元璋反倒是希望所有人都是支持皇太孙好了。

 “好了,大孙你具体说说看,这个驿站该怎么运转吧。”

 朱雄英点头,道:“这并不难。”

 “以应天府为例,假定每月一号为百姓信件物品邮寄日!”

 “那么我们可以将区域划分为东南西北, 驿站的驿卒分司东南西北信件传递。”

 “譬如朝南,在苏州府再有驿站,又将驿站分为东南西北。”

 “一驿站只需分门别类的将信件传到下个驿站,在由下个驿站继续朝外面传递。”

 “由点成网,那么全国的驿站网,很快就能被搭建起来。”

 “再有,每个驿站都会有几个驿卒相互监督,也避免了有人中饱私囊鱼目混珠,信件到了目的地,再让当地百姓过来认领,收信收货的人,凭着钱财来领取信件,或者发货的人,发出信件的时候付钱,都是可以的。”

 “如此一来,整个脉络便搭建完毕。”

 “至于钱财是入课税司还是驿站,这个户部这边还需要好好算计算计。”

 在场的人,都是朝廷重臣,他们都不是傻子,相反各个都聪明绝顶。

 朱雄英的话也不是晦涩难懂,大都通俗易懂,刚才说一遍,这些人便能听明白。

 其实朱雄英说的就是后世的十分发达的物流体系。

 听完之后,所有人都忍不住双目亮了起来。

 詹徽道:“太孙殿下此言着实可行, 但臣还有一问, 朝廷如何收钱?”

 这一问,众人瞬间望着朱雄英。

 前面都是他们在乎关心的问题, 但最在关心的,还是钱的问题!

 现在朝廷缺钱,谁都清楚明白!

 太孙殿下又是一个极其能用钱的主。

 就连朱元璋,也抱着瓷杯,一边喝茶,一边看着朱雄英。

 朱雄英想了想:“借住么,孤就不说了,主要说说如何收取邮运费便是。”

 说着,朱雄英拿出了写着‘邮’字的纸张。

 众人都有些好奇的看着朱雄英,也不知道他此时要做什么。

 后世快递行业替代镖局,确实是从明后期开始的,到明后期,都有专门的朝廷邮差了,就是传递信件的脚夫。

 不过那是民间的,官办的却很少。

 朱雄英拿着邮字纸片,对众人道:“这个凭据孤且将他叫邮票,寄件凭票,我们可以分门别类,每一个邮票设置里程,按照里程的长短,折算价格,价格不必定的太高。”

 “唔,三五文,上限不超过十文钱!”

 赵勉有些蹙眉:“这么少?够驿站人工、骡马和驿站的成本开支吗?”

 朱元璋看着赵勉,心里满意的很,你赵勉都嫌少了,百姓还能嫌贵吗?如此亲民,那是对老百姓好,这就好呐!

 朱雄英洒然一笑:“赵爱卿只是考虑一封信件价格低廉,那么赵爱卿可知道应天府的基数多大?不说别的,到春闱、秋闱时间,一天的寄信数量要以十万计,那么折算下来一天多少钱?少数千两白银吧?一个月呢?三万两吧?”

 “大明地大物博,那么多州府呢?一个月要多少?三五十万两是少的吧?”

 一连串的反问,直接让众人脸颊开始震撼的僵硬起来!

 嘶!

 听到这里,在场的人无不是猛地倒吸一口凉气。

 谷焲

 一群人目瞪口呆的看着朱雄英,欲言又止,根本不知道该说什么,除了震惊,还是震惊!

 这看似不起眼的小买卖,甚至可以说是绝对的利民事儿,居然能赚这么多钱?

 最为关键的是,朝廷这还是惠民之举啊!

 皇太孙殿下,这脑子怎么长的?

 这居然都能想得出来?

 一群文武大臣的表情皆凝固住了,久久不言,在消化,在吸收,在平复震撼的心情!

 ……

 一上午的朝会开下来,朱元璋非常的开心,红光满面。

 中午吃饭的时候,忍不住小酌两杯。

 “大孙,你说的这个开放驿站给百姓们使用,实乃惠民之策,咱喜欢得很呐!”

 朱雄英笑了,问道:“爷爷,您觉得此事算是商业行为吗?”

 朱元璋拧眉沉思,片刻后表情严肃的摇头:“不算,顶多算是人情世故。”

 “看看如今的民间百姓,让人带信件去异地,都会给带信人一些腊肉、鸡蛋等等礼品,现在给朝廷不过是几文钱而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