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重视农耕,推广玉米-第2/5页





    明朝时期的辽阳也是整个辽东的指挥中心,城池坚固,兵强马壮。

    金国在定都盛京之前,努尔哈赤就曾经定都辽阳。

    辽阳还在女真人的手中,那盛京的防卫压力就会非常大,就要时时刻刻担心女真大军的偷袭,就没法好好搞生产建设。

    所以,赵诚一方面要抓生产建设,要有稳固的后方,不断提供生产力,创造财富。

    根据地稳固,打仗才能有持久力。

    另一方面来说,必须要不断四处征战,尽快拿下整个辽东。

    第七、第八军团则是往西打,目标是扫荡金国大军,保证从盛京到归化城之间道路的畅通,并且,为盛京到归化城之间的基础建设大军,提供稳定的工作环境。

    赵诚亲自统辖亲卫军,坐镇盛京。

    盛京必须要经营好。

    但盛京并不适合作为政治中心。

    原因很简单,这里太偏安了。

    而且,人口太少。

    辽东相对于中原腹地来说,人口本来就偏少。

    建奴野猪皮占领辽东之后,大肆屠杀,再加上人口外逃……导致辽东人口更少。

    虽然说,这些年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很注重人口数量,从外地掳掠来不少青壮,但人口数量依旧不足。

    想要搞好基建,发展出一个强大的文明来的话,人口数量是基础。

    没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工业文明是发展不起来的。

    比如现在,赵诚下令招揽人口,但辽东一带,着实没有多少流民。

    这里土地和人口的矛盾本来就没有那么尖锐,流民又被鞑子们杀了一波又一波……

    所以,效果并不理想。

    周围的卫星村,还没建起几个来。

    “这要是在山陕,或者是河南……啧啧!”

    赵诚啧啧舌。

    现在的山陕一带,天灾连年,流民遍地,只要给口饭吃,就能招揽到大批流民。

    唯一需要顾虑的是,卢象升的天雄军现在正在山陕一带剿灭流贼。

    天雄军无疑是崇祯朝最能打的军队之一。

    而卢象升又是对朝廷忠心耿耿。

    征讨军进军山陕,肯定会跟天雄军发生正面冲突。

    “卢象升是难得的雄才啊!如果有机会的话,最好把他收拢在身边。”

    崇祯朝文武,赵诚佩服的人不多,卢象升绝对算其中头号。

    ……

    盛京城外。

    一群群流民正排着队,接收安置。

    “敌敌畏少倒一些,多了浪费,而且人容易中毒!大帅爱民如子,你们应当体恤大帅的苦心!

    只要来了,就给房子住,给地种,还能有吃的,有粮种……除了咱们征讨军的地盘之外,天下哪里还有这样的好事?

    你们都要记住了,这是大帅给你们的恩惠!如果你们是个感恩的,以后世世代代都要记着大帅的好!”

    苗旭带着两个文吏,身后跟着几名护卫,在城外劝勉刚刚收拢的一批流民。

    现在,他是大帅府民政署的民政使。

    大帅在大帅府下设了七个署,分别是保安署、民政署、教育署、财政署、廉政署、司法署和工业建设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