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计划建立新政府,名正才能言顺-第2/6页
    
        盲目照搬后世制度,恐怕会造成混乱,走向灭亡。
        事情得一步步来才行。
        在众人拥立的时候,赵诚自己都有那么一些动摇,心跳加速,心里发热。
        当皇帝……这诱惑力,简直太强了啊!
        “要控制住自己的**。堂堂华夏,上下五千年,最不缺少的,就是皇帝了。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皇帝。”
        说实话,在这种环境下,当皇帝容易。
        如果拥有实力,不想当皇帝,反倒更难。
        可赵诚知道,未来世界的大势,就是不能有皇帝。
        在21世纪,没有哪个强国实行的是帝制。
        赵诚自己可以确定,在他有生之内,让他当皇帝的话,他应该不会做得太烂。
        可一旦他当了皇帝,那子子孙孙就必然都是皇帝……
        就没有选择性了。
        在若干年后,子孙必然会变得不肖,然后,会出昏君。
        折腾来,折腾去。
        不但老百姓遭罪,最后改朝换代,赵家子孙很可能会被斩尽杀绝。
        赵诚可不想有那么一天。
        如果要改变制度的话,在他手中成功的几率是最高的。
        因为他有系统,在军中也有绝对的威望!
        如果他都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能指望子孙们去做了。
        “不做皇帝……最起码,目前先不做皇帝。但也不能什么都不做。
        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我现在占领了从归化城到辽东,这么大的地盘。
        如果我还以为大明守备的身份来管理的话,显然不合适。
        我才只是一个大明守备的话,怎么给手下人封官?”
        关外这些地盘,赵诚是从鞑子手里夺过来的,跟大明一点关系都没有,他自然不可能交给大明。
        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这里建立一个新的政府。
        否则的话,手下人战功赫赫,却只能委屈地做百户官,总旗官,甚至小旗官……
        就算他们对赵诚再忠心,时间长了也会出问题。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他们依旧做大明的官员,万一将来朝廷要命令他们的话,他们怎么办?
        最早追随赵诚这批人,忠诚度自然是没问题的。
        以后手下军队越来越多,甚至可能会成规模地收编明军,那就不敢保证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