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给你一个小旗去打游击
    
  轰!
  轰!
  他接连射击数次,这才暂时罢手。
  吴春早就看得目瞪口呆,震惊无比。
  “这火铳,如此频繁射击,竟然不会炸膛的吗?而且,竟然不需要火绳?”
  吴春身为千户,火器他见多了。
  火器确实是好东西,不需要太多培训就能使用。不像弓箭手,没有几年功夫练不出来。
  但弊端也是非常明显的——容易炸膛。
  尤其是到了崇祯年间,火器做工粗糙,不要说连续射击了,即便是射击一发,炸膛率都很高。
  以至于士兵们都不愿意使用。
  另外一个,就是火绳枪只要遇到下雨天,就不能使用。
  张威拿来的这支火铳,似乎把这两个问题都解决了啊!
  “是的,大人。这火铳做工严谨,是不会炸膛的。
  而且,这叫做燧发枪,有遂发装置,里面安装有火石,不需要火绳,所以,就算是下雨,也能够使用。”张威笑眯眯地解释着。
  “好东西!真是好东西!”
  吴春摩挲着这支火铳,越看越是喜欢。
  “卢帅手下,竟然已经装备了如此犀利的火枪吗?难怪天雄军可以屡立战功。
  如此说起来,朝廷对咱们宣府镇不公啊!我们在这里,要面对蒙古鞑子和女真鞑子。
  说句对卢帅不敬的话,咱们肩上的担子,可比卢帅肩上要重得多。
  朝廷有这么好的火铳,竟然不给咱们,而是先给卢帅?”
  吴春语气酸酸的,有些不满了。
  顺手,就把火铳交给了自己的家丁,完全没有还给张威的意思。
  “这支火铳先放在俺这里了,回头俺去盛顺川报功的时候,顺便跟守备大人说一说这件事情。
  让守备大人也向朝廷申请一批这样的遂发火铳。这简直就是守城利器啊!”
  吴春一开口,就给滑膛枪的定义是守城利器。
  至于用火铳野战……
  他没往那方面想。
  主要是无数实践证明,用火铳野战的效果并不太好。
  真正硬仗,还是要靠骑砍。
  “一切都听大人的。”
  张威心里妈卖批,脸上却还要笑嘻嘻的。
  幸好他早做了准备,拿出一杆遂发火铳,自己还留了一杆。
  “这次军功,给你们总旗两个‘当先’名额。一个你,一个赵诚。
  这人头奖励,分给你们五个。好好干,你张百户将来大有前途啊!”
  吴春伸手拍拍张威的肩膀。
  张威立刻做出受宠若惊的样子。
  “谢谢大人!”
  在明末的军功评价体系里,“当先”和人头都是很重要的评价标准。
  每次作战,最多不能超过五个“当先”。
  这五个名额,千户大人肯定要占大头。
  这个结果一开始就在张威的意料之中。
  ……
  但让张威意外的是,当千户大人去守备府走了一趟,带回守备大人批示的军功的时候,结果却是变了。
  他张威,依旧有“当先”之功。
  赵诚的变了,不再是“当先”,而仅仅出现在军功簿最末尾。
  “守备大人也有亲信之人呐!”
  这是吴春给张威的解释。
  张威默然。
  ……
  赵诚收到表彰消息,看着战功表彰上那一个个名字,不由冷笑一声。
  他的名字,只出现在了最末尾,是最不起眼的一个。
  刘飞、牛大力等人在战斗中作战勇猛,追杀敌人,亲手打死了不少老匪。
  但是,在军功薄上却是连他们的名字都没有。
  “前线将士们拼死拼活,军功都是坐在城里那些官老爷们的。这样的大明朝,还要他做什么?”
  赵诚冷哼一声。
  虽然他早就有所预料。
  可在实际看到的时候,也是难免心中怒气勃发。
  他升官了。
  但他这个总旗官,不是靠战功得来的,而是靠给张威银子买来的。
  如果不是他有那么多银子,如果不是他有一个狐假虎威的表叔……恐怕连总旗官都捞不到,最多给奖励一些钱粮,就算是很不错的了。
  赵诚很快就把这件事抛诸脑后。
  贪墨军饷,贪墨军功……大明朝早就已经烂到根子里,没有救了。
  他现在要做的,是以强地为根据地,搞好基础建设,一步步向外扩张,重建一片朗朗乾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