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忆君犹未看花回(一)-第2/3页
“真的?”他兴奋地叫道。
“廷俊兄,彦游兄说得也没错。这家廷美辅学所如此出名,其实是它有些门道。它能托关系,把历年国考题目全部拿到,然后遍请历届国考的前十名,重金请他们一一写出各自的解答,然后汇总分析...这叫什么来着,对,题库。”
“然后在这题库基础上,来回地变花样出题目,让学员日夜不停地做。等到国考时,当然是有如神助。”
“听茂和老弟这么一说,我就心里有底了。这廷美辅学所虽然学费不菲,但我不在乎。我今年都四十有一,已经虚度了大半生,再不抓紧机会,就真得没有机会了。”
“廷俊兄志向高远,意志坚定,明年定能国考中试,选进庶吉士!”黄潜善和刘豫出声恭维道。
“能中试,我就是千谢万谢了。庶吉士,我是想不想。规矩我懂,庶吉士,只取二十六岁以下的年轻俊杰。”
黄潜善和刘豫对视一眼,继续安慰道:“中不中庶吉士也没关系,国政研修院散班,能选进尚书省也行。据说吏部有规矩,年纪大的,优先进尚书省各部。”
“托你们吉言。”
三人聊了一会,黄潜善忍不住问道:“彦游兄,诚伯先生什么时候来?”
刘豫也有点急了,但是他不能显现出来,装作若无其事地答道:“诚伯先生现在是度支部度支司都司,许侍郎(许几)的得力助手,政务繁忙,没有那么快。”
“我这位同乡,善于理财,朝中是有了名的。明年换阁,许侍郎肯定会升任度支部尚书,他就是度支部侍郎。说不得以后就是度支部尚书。”
汪伯彦一听也感兴趣了,“哪位诚伯先生?”
“张悫张诚伯,某的河北老乡。我小时曾经向他求过学。”
原来如此。
难怪黄潜善愿意做东摆下这桌酒席。原本以为他是念及三人的友情,万万没有想到,还有这玄机在里面。
张悫很快就来了。
他比黄潜善和刘豫都要大些,但是比汪伯彦小,真是嫉恨。
但是汪伯彦知道自己的身份,在座的都有官身,自己这个洛阳大学学子的身份,勉强挂得住。可要是明年国考中不了,自己这把年纪,以后对这三位只能称草民了。
汪伯彦插诨打科,嘴里尽挑着些好听的话,说得三人如沐春风。
张悫时不时仰首大笑,十分开心。
看到席间气氛如此融洽,黄潜善和刘豫也安了心,暗自道,这个朋友没有白交,带出来见世面也没丢自己的脸。
饭饱酒足,张悫还有事,拱拱手,告声无礼,坐上马车先走了。
“彦游、茂和,我们现在去勾栏里耍一耍?”汪伯彦邀请道。
“不了,我与彦游相邀去一趟端王府。”黄潜善答道。
“端王府?”汪伯彦吃了一惊,凑过身去低声问道,“那里不是倒了桩,门可罗雀吗?
《踏星》
黄潜善无可奈何地答道:“我欠这位殿下一份人情在。以前外放地方,可以躲过去。现在回京了,不去拜访,说不过去。人家再失势,也是大王,官家的亲哥哥。要是传出去,我名声有碍。”
刘豫也苦笑一声道:“以前我那位老乡张子能(张邦昌)没有病逝前,常与郑居中等人相聚,时常带我去。那时窘迫,得过端王恩惠。”
汪伯彦想了想,“那我也一同去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