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玉圣君(三)



  项霁正在兴头上,并不介意。她马上拿出网具,带领大家开始捕捞银鱼、白鱼、白虾等。

  再附李颙《舟泊太湖》一首:

  旋经义兴境,顿棹石兰渚。

  震泽为何在,今惟太湖浦。

  圆经萦五百,盼目盼无睹。

  高天淼著岸,长津杂如缕。

  窈窕寻湾碕,迢递望峦屿。

  惊飙扬飞湍,浮霄漾悬岨。

  轻禽翔云汉,游鳞憩中浒。

  暗霭天时阴,嶢岧舟航舞。

  冯河安可狥,静观戒行旅。

  春秋时期,震泽(今太湖)就盛产银鱼。银鱼长二寸余,体长略圆,形如玉簪,似无骨无肠,细嫩透明,色泽似银,故称银鱼。

  银鱼民间通俗的叫法:冰鱼、玻璃鱼,以其浑体透明、晶莹白皙之故。古代人又把它叫做玉箸鱼,因为它看上去像一根玉做的筷子。对于银鱼,还有一些其他说法,如“白小”、“面条鱼”、“绣花针”等等。

  银鱼原为海鱼,后定居在震泽(今太湖)繁衍,是震泽(今太湖)名贵特产。银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无鳞、无骨、无刺、无肠、无鳔、无腥味,可烹制各种佳肴。

  白鱼学名翘嘴红鲌,亦称“鲦”、“翘白”、“白条”等,因“头尾俱向上”而得名,体狭长侧扁,细骨细鳞,银光闪烁。

  白鱼肉质洁白细嫩,鳞下脂肪多,酷似鲥鱼,鲜食或腌制均可,味道鲜美,是震泽(今太湖)名贵鱼类。

  白鱼大多在太湖敞水域中生长,以小鱼虾为食,是自繁殖鱼类。

  白虾壳薄、肉嫩、味鲜美,用白虾做的“醉虾”放在桌上,虾还在蹦跳,吃在嘴里,奇嫩异常,鲜美无比。白虾又名太湖秀丽长臂虾,俗称“水晶虾”(白泥虾)。

  白虾头有须,胸有爪,两眼突出,尾成叉形,大多生长在水草繁茂、风平浪静的开阔浅滩处,其食性是以植物碎片、有机残渣和弱小无脊椎浮游生物为主要食料。

  白虾的吃法很多,鲜食有盐水、油爆、虾片、虾仁、虾圆、虾卷、虾仁可做成虾仁炒蛋、虾仁羹汤、石榴虾仁、碧螺虾仁。用作配料的菜则更是不胜枚举:虾肉馄饨、饺子、馒头、虾绒蛋球、虾珠鲫鱼、荠菜虾饼、孔雀虾蟹等百十道名菜。

  除了捕捞水产品外,项霁还带领大家到山林中采蘑菇,掏竹虫,抓竹鼠,也收获颇丰。

  当大家品赏了项霁烹制的美食后,吕鹄首先赞叹道:“你做得饭菜太好吃了,以后想吃这一口可怎么办啊!?”

  “好办,让她跟我们走呀!”赵鸾附和道。

  就这么一顿饭,项霁就让众女认可了她。期间,项霁得知陆伊有一只成(郕)邑(今宁阳)黄麻头大将军时,迫不及待地拿出自己引以为傲的梅花翅与之相斗,结果战败。

  随后,大家挑灯走进竹林里,来到项家开辟的习武练功的一块空阔场地,准备夜练功夫。

  可是,他们刚挂好灯笼,就出现了意外,号称震泽(今太湖)十二属印的人围住了他们。

  十二属印原本是秦政的失意者,退隐在震泽(今太湖)一带,结伙经营,混出了这么一个的名号。

  可惜,十二属印时运不济,不仅名号被金间教十二属王压制住了,其地盘也被项家压缩了。

  他们正在憋屈的时候,发现项梁的女儿项霁带领一帮美女来到了震泽(今太湖),这可谓是天赐良机啊!

  因为,他们打算抓获项霁,作为与项梁讨价还价的筹码。

  巧合的是,十二属印之鼠印、牛印、虎印、兔印、龙印、猴印、鸡印依次对阵“子冬至”佘桂、“丑大寒”陆伊、“寅雨水”刘香、“卯春分”兔儿、“辰谷雨”龙儿、“申处暑”彩儿、“酉秋分”项霁。

  十二属印之马印、蛇印的对手分别是秦鹿、日炎,其余三印之羊印、狗印、猪印对付吕鸿。

  原本,羊印、狗印、猪印分别冲吕鹄、吕鸿、赵鸾而去,结果被吕鸿拦住了吕鹄、赵鸾的对手羊印、猪印,因为吕鹄、赵鸾正在练功紧要当口。

  正因为这样,吕鸿对敌时才不敢拖泥带水,而是调动身体全部潜能,快、准、恨地迎击三印。

  他积蓄力量,展现汗漫仙游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依次点倒了狗印、羊印、猪印,尔后赶到了刘香与虎印的对打现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