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龙勿用(二)-第2/3页



  由于中山国灭亡已久,以中山国后裔组建的野台门派却日渐式微。“野台”为了重振中山国雄风,对传的神乎其神的火神剑早就垂涎欲滴。因此,当野台台主易愁发现“崇山鹏鷃”跟自己相好的燕姬探访白亚蛛下落时,当即就用传音入密之术、通过燕姬之口传达了用火神剑交换白亚蛛信息的意向。

  没想到,“崇山鹏鷃”很痛快地答应下来。这笔交易达成后,燕姬投桃报李,舍身陪“崇山鹏鷃”南下,易愁也带领野台的人一路尾随他们。

  谨慎起见,燕姬为这次行动卜算了一卦,得到火水未济,卦辞曰:“未济:亨。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

  未济卦象征未完成,意思是说:“勉力使成可获亨通顺利。小狐即将渡过河,水沾湿了尾巴,不太顺利。”

  她算罢,为了安慰自己,就将“无攸利”推到易愁头上了事。

  不过,这里再次应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那句话。实际上,牛荦与燕姬打斗后并没有走远,还返回偷听了她与“崇山鹏鷃”的对话。因此,当牛荦获悉“崇山鹏鷃”在打探白亚蛛的消息时,不仅没有坐视不理,还沿途布设“丑牛宫”的眼线,紧盯他们的举动。

  牛荦探听出“野台”前往皋城的消息后,立刻率领“丑牛宫”跟去,这时北方到了峻冷凛冽的小寒节气。恰巧在小寒这一天,野台监台季鸽与原中山国名将吾丘鸠的孙子、鲜虞公吾丘鹏生下一女,起名吾丘妮。

  因此,吾丘鹏、季鸽夫妻暂时没有随队前往皋城,二人准备季鸽出满月后再赶往增援。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小寒,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

  小寒时节,黄道上的星纪宫(摩羯座)凸显天空,《晋书·天文志》:“自南斗十二度至须女七度为星纪,于辰在丑,吴越之分野,属扬州。”

  斗指癸(北偏东十五度),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雊。”

  癸别称昭阳,言阳气始萌、万物合生。

  现在,用范成大《窗前木芙蓉》形容这时的景象: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皋城实为六邑(今安徽六安市北),因舜封皋陶于六而得名。传说皋陶还使用一种叫獬郢的怪兽来决狱。獬郢类似羊,但仅有一只角。据说它很有灵性,有分辨曲直、确认罪犯的本领。皋陶判决有疑时,便将这种神异的动物放出来,如果那人有罪,獬郢就会顶触,无罪则否。

  皋陶死后葬之于六(今六安市北),禹封皋陶之子孙于六、英(今金寨、霍邱境)一带,以奉其祀。六安之名始于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取“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置六安国。因此,六安简称英,别称皋城。

  西周至春秋,这一地区封国林立,先后属英、六、舒鸠、舒庸、舒蓼等侯国。战国时期,诸侯兼并,六地先后隶属吴、楚。

  现在,六城的首脑人物以“皋城三帛”著称。其一是皋城君丁帛,其二是皋城令季帛,其三是皋城守英帛。其中,季帛又是越王台监台文玎夫婿季栩的哥哥。巧合的是,“皋城三帛”分别娶了舒鸠、舒庸、舒蓼城主的女儿舒香、舒月、舒花,婚后几乎同时生下三子,分别取名为丁布、季布、英布。

  十几年前,季帛和舒月次子季心满月时,舒月带季布、季心回舒庸娘家省亲,皋城令府遭遇盗匪抢劫,季帛不幸被匪人所杀。此事过后,皋城君丁帛锲而不舍,终于查明盗匪是号称“江山共欢”的一对大盗,并出资缉拿凶手。

  舒月为报答丁帛这份恩情,就带着季布、季心改嫁给了他,又生下了丁固。皋城守英帛与舒蓼城主的女儿舒花除了儿子英布外,还生育一女英巾。英布稍大一点后,随六城名叫陶安公的金属冶炼师学艺。

  另外,丁帛亡妻还留下了丁绵、丁疾姐弟二人。由于丁疾和姐姐丁绵跟继母舒月相处不睦,二人为了不让父亲为难,就早早出来谋生,投奔了丁帛二弟丁盅,后者在薛县靠经营竹草帽等编织品过着比较富裕的生活,生有儿子丁礼和丁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