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场面-第2/4页



  当时他连名字都没问,随手扔给了常继红。

  第一次对徐容有印象是在前年年会上,可是后来慢慢的又给淡忘了。

  当初牌子怎么倒的,他心知肚明,即使徐容不扶,也会有人扶起来,商鞅立木取信、燕昭王千金买马骨故事,实在太过老套、太过耳熟能详。

  但它真的好用。

  旧瓶装新酒,玩法虽然变了,但人心是亘古不变的。

  效果也如同预期的一般,绝大部分中下层艺人在和常继红的合约到期后,选择了与公司签约。

  这是王菁华的出走,带给他的启示,进而采取的温和的手段。

  直到今年,这个还是个学生的年轻人给了他一份意外之喜,一炮而红,填补了刘晔颓废后门面男演员的空白。

  三千万的借款,不是个小数目,他得见见这个年轻人了。

  智慧创造价值,没有智慧是没有任何未来的。

  三千万,让他看到了这个年轻人的智慧,但单单只有智慧,是不够的。

  这世上的聪明人很多,不聪明却自以为聪明的人更多,唯独聪明却把自己当成笨蛋的人很少。

  当他到了片场,远远地便望见自家公司如今的一哥,一副苦口婆心的模样,正在跟許晴说道着什么。

  这让他十分意外,許晴的家世,他隐约有所耳闻。

  可徐容毕竟是有女朋友的。

  这不是他关心的,个人生活都是细枝末节,影响不了大局。

  “徐老师,徐老师,董事长来看你啦。”

  当一个瘦高个的短发年轻人喊自己时,徐容诧异了下,可是当看到年轻身后的留着长发偏分胖乎乎的中年,愣住了。

  在晃神了下后,徐容忙站了起来,笑着道:“董事长,你怎么来了?”

  一个聪明人,刘燕名率先下了个定义,昨儿个才特意用三千万暗示了自己,今儿个就一副完全没发生过的模样,老道的超出了这个年龄段的智慧。

  刘燕名笑着道:“咱们的顶梁柱在外边辛苦,我过来犒劳犒劳,难道不是应该的吗?”

  他转过头,又对許晴说道:“许老师,节哀。”

  徐容不好说不应该,也不好说应该,只得道:“谢谢董事长关心。”

  许阿姨说了声“谢谢”,便不再吭声,她刚刚哭完了一场,导演姜伟本打算让她回去休息,可是她拒绝了,戏还没拍完。

  徐容瞥了眼明显不想说话的许阿姨,道:“董事长,咱们去一边说话吧?”

  “行。”

  “拍摄还顺利吧?”

  徐容望着刘燕名和蔼的面容,犹豫了下,才点了点头,道:“还行。”

  经常继红的“和蔼”相对之后,他对和蔼已然不大感冒。

  至于拍摄,在他看来,是不顺利的,整个摄制组的投入度太差了,哪怕现在还是磨合期。

  “还行就是不太行啦,哈哈。”刘燕名笑了两声,虽然不太明白他的意思,但仍说道,“有什么需求打电话跟我说,要是我忙的话,你可以跟小张说,让他转达给我。”

  他说着指了指旁边一直面带微笑的戴着眼镜的年轻人。

  年轻人微笑着,道:“徐老师,你喊我小张就成。”

  “嗯,谢谢董事长,就是到时候您别嫌麻烦就好。”

  “哈哈,能解决的,都不麻烦。”刘燕名笑着看着徐容接过小张递过去的两张名片,“你是怎么规划你的未来的?”

  徐容愣了下,心中纳闷,刘燕名跑过来总不就是问自己这个问题的吧?

  可这个问题实在太过简单,他只想了一下,就道:“当然是好好拍戏,我也不会干别的。”

  “嗯,你这个想法好。”

  刘燕名没呆太久,跟許晴打了个招呼之后,便坐车离开了。

  但是人到了,态度也就到了。

  上了车,刘燕名想了一会儿,问向坐在副驾驶的秘书:“小张,你怎么看?”

  他的秘书扭过头笑了下,道:“董事长,我不太好判断,但是有几件事儿我觉得挺有意思的,跟你汇报下,第一件,徐容是个孤儿,先前上不起大学,就跟着同村的人去吉省工地上打工,由此踏入演员这一行。”

  “第二件,后来为了拿下大明王朝的角色,他在刘合平车库门口站了七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