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一章 连夜折腾,只为抗疫



  柳青做出那样的决定时,并没有想到值不值得这个问题。

  苏绮问了一句,他才开始往那个方面想。

  结论当然是——值,而且很值。

  这一次重生,就是上天对他最大的恩宠,他已经得到了上一世怎么都得不到的东西。

  做出一些回馈,也是理所应当的。

  要不然心里真过不去。

  而且,在商言商。

  在疫情爆发之后,在疫情发生地各种医疗物资匮乏的情况下做出那样的捐赠,从商业上来讲也绝对不算亏。

  通过这样的捐赠,就可以将天元口罩厂的牌子打出去。

  五千万个口罩,对现在天元口罩厂仓库里面储存的几亿个口罩来讲,只是一个小数字。

  而通过这一笔捐赠,就可以让全国人民都知道,天元口罩厂,是一家有社会责任感的口罩厂。

  以后要买口罩,首选就是这家口罩厂的产品。

  ——疫情爆发后,口罩是会有一个价格高峰期,但过上几个月,就会跌落到低谷。

  那个时候产能过剩,很多盲目投资的口罩厂都会开不下去。

  天元口罩厂想要继续生存下来,就得有一定的品牌认知度。

  通过这种事情带来的品牌认知度,比花几个亿打广告还要强。

  而且,这一笔捐赠,也会给柳青的个人形象带来极大的提升。

  以后只要不做祸国殃民的事情,凭着这一次捐赠,就可以立住一个良心企业家的人生。

  “我觉得值得。”柳青说道,“作为一个企业家,我们应该有社会责任感,我预感到疫情要爆发,让我什么都不做,我会觉得良心不安。”

  苏绮沉默了一会儿,道:“我先给你问一下,那边仓库能够储存多少东西,然后再联系你。”

  挂掉柳青的电话,她找到了天元热干面食品厂厂长的电话,打了过去,询问那边仓库有多大的余量,能储存多少东西。

  得到了一个确切的数字后,再打电话给柳青:“你说的那些东西可以储存下来,你要运过去的话,我跟那边的厂长说一声,让他们接手。”

  “谢谢了,”柳青道,“我今天就安排人找跑长途运输的物流公司去送货。”

  五千万个口罩,一万个口罩一箱,那也有五千箱。

  另外还有五万套防护衣和护目镜。

  这么多东西靠邮寄那有点太扯了,只能自己安排车队去送。

  苏绮也被他这种情绪给感染到了,想了想,说道:“你可以先让你们厂的人把那些东西整理好,我看能不能想办法给你走铁路过去。”

  柳青意外:“走铁路运输?你有那个关系吗?”

  苏绮嗯了一声,道:“有那样的关系,但是现在能不能安排上,我也不确定。你那边先准备吧,我再打个电话问一下。”

  天元集团是一个资产几百亿的公司,要是再加上他们参股的公司,那个盘子就更大了。

  这么大一个体量的公司,当然有着自己的人脉资源。

  ——没有拓展出相应的人脉资源,这么大的体量,早就被各路豪强瓜分得不知什么样了。

  苏绮又打了一个电话过去,也没有做什么隐瞒,直言就是要运送一些抗疫物资到鄂省去,其中包括一些防护衣护目镜什么的,是为了捐献给当地的医疗机构。

  ——这样的说法,更容易走通渠道。

  对面听到这样的说法,又问了一下大概有多少物资要运送,当时就表示可以给他们走特殊通道。

  发车时间是明天上午。

  得到这样的答复,苏绮又赶紧给柳青打电话,告诉他,连夜组织运力将那些要运送过去的物资送到车站。

  口罩和防护衣都是包装好的,只要调到了汽车,直接往上面搬就是了。

  那里距离火车站也不是很远,一个晚上的时间,完全来得及。

  在苏绮打电话到铁路方面的时候,柳青也给口罩厂的马国明打了电话,让马国明准备从仓库中取出五千万个口罩和五万套防护衣护目镜,准备发到疫情发生地去。

  还问他能不能联系到物流公司,得到肯定的答复后,让他赶紧联系物流公司,准备货车运输。

  当时他也不确定苏绮那里能不能搞定铁路那边的关系,给马国明交待的就是可能只是运到火车站,但也可能会直接运到鄂省,最好能找那种跑长途的物流公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