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王宗沐-第2/3页





        事急从权。这没得说。但是在事不急的情况下,就不好说了。就海运之事,朝廷之上非要有一次争论不可。

        而如果海运的主持者,本身没有对海运坚定的想法,那么这样的风浪之下,未必能坚持下来。

        周梦臣知道,他是海运的倡导者,但是周梦臣的地位已经高到了一定程度,已经符合文官大佬的标准。到了这个级别,官场上很少有直接弹劾的。

        就好像徐阶恨极严嵩,最多拿赵文华下手。而不是直接怼严嵩。同样的道理,即便是周梦臣倡导得海运,真惹出纷争,也很少有人会直接弹劾周梦臣,估计从海运具体负责人下手。

        这个人就很重要了,甚至可能成为棋眼,就好像而今的海瑞一样,如果反咬一口,周梦臣可就被动了。

        而今的王宗沐明显对海运有想法,这样的人让他主持海运,他不会将海运当成任务,而是自己的事业。根本不用想别的事情。

        其次,周梦臣很清楚一件事情,那就是进士的重要性。虽然周梦臣对进士们的能力,不敢完全保证。但是在关键地方,有一个进士。更能让上面接受。

        王宗沐就是进士出身。

        这样的人用起来符合大明的用人观,甚至加速提拔,也不是不可以的。有各方面来看,都有纳入嫡系的必要。

        当然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周梦臣还是要考教的。周梦臣说道:“王大人,而今我这里有一个难题,你觉得该怎么办?”

        随即,周梦臣将想用沙船帮海运的想法一五一十说了,还将沙船帮船只不够的事情也说了。

        王宗沐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大人用沙船帮固然是妙手。只是当异论相搅,不能只用崇明人,否则时间一长,下官担心,海上就非崇明人不可用的。臣以为倭兴以来,海上风浪太大,宁波。台州滞留很多人。衣食无着,甚至有无奈从贼者。臣以为这些人都是精干水手,只需招揽,要多少有多少,还能省贼人之力。”

        周梦臣深深看了王宗沐一眼,因为他知道王宗沐是台州人。

        不过,周梦臣也知道王宗沐说得对。因为宁波从事海贸的历史,太悠久了,积累大批的航海人才。从这里招募,简直是要多少有多少。毕竟,为什么倭寇喜欢占据舟山群岛上的岛屿贸易。不就是距离宁波近吗?

        这也是周梦臣为什么要从沙船帮入手,也不想从宁波招纳人员,因为,周梦臣无法确定一件事情,那就是怎么判断,这些人不是海贼?

        周梦臣说道:“王大人,应该知道我担心什么?”

        王宗沐果然一点就透,说道:“大人,我等身为朝廷命官,代天子牧民,当持爱民之心,倭乱到而今,愿意从倭的,已经走得差不多了,剩下大多都是朝廷之良民,官府之赤子,心是向着朝廷的。如果不管他们。他们为了活着,无奈从贼,这是厚贼人之势。恐非朝廷之福,如果大人实在不放心,我王某人愿意为他们担保。”

        周梦臣说道:“既然王大人愿意担保,我岂能不答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