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大封文武(上)



  赵风与郭嘉故作神秘,弄得陈宫和贾诩疑云满腹,不过贾诩毕竟是聪明绝顶,他经过一番思索,竟豁然开朗,随即就频频的点起头来。

  而陈宫就要略逊一筹了,他挖空心思,也还是没有想清楚,赵风和郭嘉,倒地定下了什么策略。

  不过这是高度机密,陈宫知道自己不能询问,他也就不再纠结这一件事情了。

  而赵风经过一番准备,他就带领大军,离开了长安城,又回到了邺城。

  赵风到了邺城,他并没有得到,令他担心的消息。

  此时不论是扬州的孙坚,还是荆州的刘备,都比较安分守己,都没有寻衅滋事。

  其实刘备与孙坚,还是有些差别的。

  孙坚是被赵风打残了,他已经没有实力挑衅赵风了,他自保都十分的困难了。

  而赵风在徐州,留下了十余万大军,孙坚哪里还敢攻打赵风?

  刘备却是不同了,他有攻击赵风的实力,但是谋士徐庶谏言,让刘备稍安勿躁,不要轻易招惹赵风。

  因为刘备不招惹赵风,那么赵风就会攻击孙坚。

  而要是刘备招惹了赵风,那么显而易见,就会惹祸上身。

  因而刘备在跃跃欲试之后,他还是感觉,自己的实力,比起赵风来,要稍差了一些。

  刘备还是采纳了徐庶的策略,与赵风相安无事。

  不过此时的刘备,实力也增加了不少,他收纳了董卓,并且把董卓请到了荆州。

  于是刘备手下,就多出了吕布、董卓、郭汜、牛辅、董越五员大将!

  尤其是吕布,投到了刘备的帐下,让刘备大喜过望。

  不过有董卓在,吕布对刘备的忠心,就很成问题了,刘备在收纳董卓之后,他还是防范董卓。

  否则董卓给他搞点事情,刘备就要吃不消了。

  因而董卓投靠刘备之后,对刘备来说,是利弊兼有,刘备都搞不清楚,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不过刘备的担心,马上就小了不少,因为谋士徐庶,又给他出谋划策了。

  徐庶建议刘备,要把董卓与吕布等人分开使用。

  于是吕布立即就被刘备带在了身边,而郭汜也紧跟刘备,董卓、牛辅、董越三人,因为关系比较特殊。

  要是操之过急,恐怕会适得其反,因而刘备只能让牛辅和董越,暂时跟在董卓身边。

  不过刘备给董卓安排了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董卓守卫阳翟城。

  阳翟是颍川郡治所,因而地位十分的重要,而刘备让董卓守卫颍川,并不是刘备信任董卓。

  而是刘备要借刀杀人,他希望赵风攻打颍川,而把董卓杀死,那么吕布和郭汜,就会对他刘备忠心耿耿了。

  其实董卓投奔刘备之后,蒯良就向刘备献了一计,要刘备除去董卓。

  但是刘备没有采纳。

  这倒不是刘备大仁大义,而是杀死董卓不难,要杀死董卓,而嫁祸于人,就有很大的难度了。

  如果把董卓杀死,而刘备无法避嫌,那么无疑是要把吕布等逼走,对刘备是有百害,而没有丝毫的益处。

  因而被刘备否决了。

  但刘备还是想杀死董卓的,因而刘备就采纳了徐庶的策略,把董卓派往了颍川郡,让董卓、董越、牛辅守卫阳翟。

  而颍川的位置是突前的,而且又是豫州的一个郡,赵风要攻打刘备,极大的可能要先攻颍川。

  因而这是借刀杀人之计。

  不过董卓、牛辅、董越,都蒙在鼓里,吕布、郭汜也不知道,这里面的包藏祸心。

  董卓等人的智力所限,他们只是一顿的抱怨,抱怨刚刚投奔刘备,就要为刘备卖命。

  仅此而已。

  “董卓守卫阳翟了!”

  赵风回到邺城之后,他就得知了刘备的这一部署,随即就把目光投向了郭嘉。

  郭嘉稍一思索,他就微微一笑道:“这是刘备的借刀杀人之计!”

  “怎么讲?”赵风马上就是一愣,随即他就追问道。

  “这显而易见啊。”郭嘉笑着道:“刘备得了吕布等大将,但是吕布、郭汜等人,都对董卓忠心耿耿,对他刘备就虚与委蛇,双方心照不宣了,而刘备怎么会熟视无睹?于是他就派出董卓守阳翟,而要借主公之手,把董卓铲除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