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抓鱼逮虾-第2/2页



  平时能吃两大碗的,最少也能吃三大碗。

  这还是就着馒头的原因。

  不然得话,恐怕有些人能吃四五碗。

  吃饱喝足。

  众多游客和王振他们都有点撑了。

  没办法。

  人是一种情绪生物。

  不管东西好不好吃。

  在周围有很多人同时在吃的情况下,也会忍不住胃口大开,

  更不要说,农场的大锅菜本来就好吃。

  这种情况,几乎每个人都十一分饱。

  短暂的休息以后,时间来到了一点半。

  考虑到无论是莲藕,还是枸杞并没有采摘多少,王振开始带领着王爹他们招呼游客。

  下午依旧是分为三队。

  王振负责挖莲藕逮鱼的一队。

  王爹负责摘枸杞的一队。

  王亮则负责接待游客的那一队。

  至于队员,则是游客自主选择。

  上午挖藕,逮鱼的,下午很多都选择去摘枸杞。

  上午摘了不少枸杞的,则有许多去选择挖藕逮鱼。

  当然,也许一些选择了去农场到处闲逛。

  也有一些原本在闲逛的游客,加入了两个队伍。

  于是,到了下午,护地河,围墙边,小河大河边,到处都是零零碎碎的游客。

  甚至因为人多,还吸引了不少路人围观。卖出去了不少挖的莲藕。

  这一玩就是一天。

  不管是工作,还是玩,时间都过的非常快。

  因此,眼看着天色要黑了,农场的大门口排了好几排依依不舍的游客。

  华夏的人有一个特点。

  那就是去玩的话,从来不空手。

  这一点,来农场的游客同样如此。

  先不说里面有很多东西不收费。

  就算是收费的东西,价格也非常便宜。

  比如农场的枸杞,一斤也不过十块。

  如果是自己摘的,就更便宜了,一斤八块。

  而农场的莲藕,则一斤一块五。

  如果自己挖藕,一斤一块。

  至于陈刺蛋,这东西平时一般只是用来泡茶,基本卖不出去。

  因此,王振直接免费。

  倒是护地河里面的鱼虾,黄鳝价格稍微高点,也不过十二一斤。

  自己捉的话,十块。

  这种情况下,游客只要不傻,都会选择往家带。

  而在北方买东西,则有一点特点。

  那就是好东西不论斤称。

  基本都是整袋整袋买的。

  于是,一时间,农场的门口到处都是提着一袋袋特产,等着算钱的游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