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双门超跑!-第3/5页



“他们是我们国家农村到城市的重要运输手段,一般来讲,每个自行车运输工运输的路程大概在30公里左右。”

“当然,除了我们看到的拉货的以外,还有一些也用自行车载人,不过载人的自行车在市区才能看到,类似出租车。”

张飞扬彻底明白了自行车在布隆迪甚至是非洲大陆的重要性。

对于别的国家来讲,自行车也就是普通的交通工具,而在布隆迪,是绝对的谋生工具。

整个国家底层的货物运输几乎都是靠着自行车这种省钱的人力运输方式进行运转。

他当然问不出来为什么不用三轮车,不用摩托车装货这样的问题,用三轮车、摩托车、汽车恐怕运费连油费都不够。

胡来记忆里有这些信息,心里的感触并没有张飞扬这么深。

四人耽搁了一会又上了车,张飞扬感慨颇多,布隆迪官方走招商引资的路,确实是一条正确的道路。

国外资本前来建厂,别的不说,起码能解决当地就业,带来大量的外来资金。

只有这部分在工厂做工作的人在厂里赚了钱,才能买得起自行车,才能买得起摩托车,才能让更多的人富裕起来,这才是真正的经济正循环!

想到这里,张飞扬不得不佩服当年炎国的开放政策是多么高瞻远瞩。

很快。

胡来和张飞扬来到了巴布鲁安排的酒店,而接下来的两天,艾伦几乎是形影不离地陪同胡来和张飞扬进行考察。

艾伦又给胡来介绍了相关招商引资的政策,不过两人越听后就越感觉奇怪。

倒不是因为政策奇葩,而是这些政策几乎就是完全照抄了炎国当年的经济发展路线。

两人不禁对布隆迪官方首领感到好奇,同时也在这两天的接触中,对艾伦这样的人才感到钦佩。

他在炎国留学了三年,凭借他的经历和能力,完全可以留在炎国或者别的国家发展,但最后,还是义无反顾地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令人称赞!

最后一天,胡来、张飞扬和艾伦三人来到了最后的工业园区实地勘察。

经过前两天的考察,胡来和张飞扬心里基本都有谱了,三人并行走进工业园区,胡来也没有避讳艾伦,直接用中文和张飞扬交谈起来。

“飞扬,这两天看下来,你觉得在布隆迪建厂怎么样?”

张飞扬点点头:

“老板,虽然布隆迪购买力不强,本地暂时提供不了什么销量,但是我们本身也没指望布隆迪当地市场怎么样。”

“更多的,我还是希望将布隆迪打造成我们凤凰自行车在东非的生产基地,不仅这里税收和关税低,而且人工费用确实太有吸引力了。”

“我们可以将半成品从国内出口过来后在布隆迪组装,最后通过布隆迪辐射整个东非,组装自行车对于他们来讲,也不会是太难的工作。”

胡来的想法也是一样,但他还是提醒了一句:

“飞扬,MQ-1型高分子材料是被限制出口的,车架部分我们必须在国内制作好后发货过来。”

“不过,布隆迪工业基础几乎没有,所有零部件都要进口,倒是可以问问巴布鲁愿不愿意开设零配件厂,我们可以采购他的自行车零配件。”

“有他这样的本地人,我们会少很多事。”

说完这句,胡来的思绪回到了积分上。

他在布隆迪建立自行车厂最主要还是为了积分,不过既然要搞自行车厂组装,那凤凰其他的商品是不是也可以一起弄组装销售?

不过……

电动系列的产品在非洲有销路吗?

胡来考虑片刻,但张飞扬接下来的话倒是打破了他的担忧:

“老板,不仅是自行车二八大杠,我们的电动三轮车、电动摩托车也可以建立一个多功能组装厂。”

“虽然布隆迪缺电,路上几乎都是传统燃油电动车,但是周边国家卢旺达和坦桑尼亚对电动踏板车、三轮车的需求都还不错!”

“我们的电池完全不必用锂电池,就用次一些的铅酸电池也是可以的,而且,如果需求大,我们也可以生产传统燃油车,将面包车、柴油皮卡车带到东非大陆来,这里可没有国内的环保要求!”

“想一想,这片大陆上跑起来一辆辆面包车,那还是很飒的!”

胡来听到这里不由笑起来,不知不觉间张飞扬也有点资本家的味道了。

不过,他脑海里突然想到了**十年代我们当时刚刚开放的时候,不也是一样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