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丞相亲至-第3/4页



  看到关索一脸的愕然,诸葛亮语重心长的说道:“沙场瞬息万变,前日你若不慎输于鄂焕,只怕会让数千汉军将士陷入危机!南征大军一旦惨败,只怕孙权会伺机攻打荆州!”

  ……诸葛亮行事谨慎,此话果然不假,和关索这种不怕死的武将,真是有点不搭……

  怕我马失前蹄,还是刀柄突然断了……

  不过关索也不能说诸葛亮的想法不对,虽说打仗有时候就是要赌一把,但诸葛亮身为臣子,确实没资格像刘备那样拿季汉的未来去赌。

  “丞相之言,索牢记于心!”关索感慨地说出了自己的用意,“索此番带兵定不会贪功冒进,只是想让蛮军有所顾虑,使其无法全力攻打铜虏山,更让爨习等人心中安定,全力坚守!”

  “你能有此见识,倒也不凡!”诸葛亮见关索说得有理有据,且思路清晰,方才有些放心。

  “只是我军俘虏的数千蛮夷,你以为该如何尽快安抚?”不过让关索带走部分士卒,势必会加重此地汉军的压力,诸葛亮还是想看看关索是否已有良好的对策。

  “高定、狼岑二人已死,其余蛮夷之中当属豪帅冬逢、冬渠二兄弟最有威望,天幸他二人已率众归降。”关索果断地回答道,“索愿将他二人一并带走!蛇无头不行,少了这两兄弟,剩下的蛮夷自然不足为虑。”

  “此法虽好,不过想来他二人不肯轻易跟你前往……”诸葛亮思虑片刻后,随即点头道,“但此事我已有对策!”

  “另有一法,关索思虑已久,不知丞相以为如何?”关索又紧接着开口向诸葛亮诉说了一件压在心中许久的事情。

  然而诸葛亮在听完关索的分析后,却是忍不住欣喜地说道:“我早有此心,不想长寻与我不谋而合!”

  在对关索的见识大为满意后,诸葛亮犹豫了一番后,终于点头道:“长寻,我明日命你领兵一千前往益州郡!”

  “多谢丞相!”终于可以如愿支援关兴,关索顿时心中大喜。

  “但你需明白,我将兵马托付与你,你必当谨慎再三!”诸葛亮严肃地告诫关索,“如若有失,我亦不会念私情!”

  “丞相放心!”关索郑重地向诸葛亮承诺道。

  第二日,中军大帐内,诸葛亮按照昨晚约定的那样,让关索领兵一千前往益州郡,同时让豪帅冬逢与冬渠二人同行。

  “这……”不出诸葛亮所料,这对兄弟得知自己要随汉军前往益州时,顿时面露难色,但又不敢造次,彼此皆是沉默不语,以示抗议。

  “二位豪帅若是无法安心,可令几名心腹同行!”诸葛亮好言安抚二人,“此番我军前往益州郡迎战孟获,需赖你等蛮夷充当说客!如若能说服孟获,倒戈来降,我必当上表天子,对二位豪帅重加封赏!”

  “丞相,听闻他二位豪帅麾下有一名头目唤作李求承。此人极有武勇,可与我等同行。”关索这时也出列提议道。

  诸葛亮对此并没有什么意义,而冬逢与冬渠见诸葛亮多半没有加害之意,便只有硬着头皮答应了。

  等到关索领兵去后,李严嘴角微微抽动了一下,突然出列拱手道:“丞相,严此番前来南中数月,仍对这边的水土不适。眼下高定已死,望丞相念我年近半百,准许我先回成都疗养。”

  李严此话一出,帐中诸将皆是吃惊不已,诸葛亮则是心中叹息,似乎对此事并不意外。

  若非南中战后还有很多事宜要处理,诸葛亮也犯不着跑到这种不毛之地来顶替李严。但依着李严的性格,他始终会觉得面子挂不住。

  当然还有一点,前番李严屡次阻止关索支援益州郡,而诸葛亮一来便点头答应,这让李严更觉得有些难堪。

  这次关索屡立大功,三大贼首几乎都因他而死,风头远远超过自己,李严心中本有怨气,更不想继续留在这里听关索如何建功立业。

  “正方于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前往南中平叛,居功至伟!我即刻上表圣上,加封正方为镇南将军。”诸葛亮微笑着说道,“烦请正方将高定首级带回成都,一来彰显我军之威,二来可安定城中官吏军民之心!”

  李严终究是刘璋时期的旧臣,在季汉又极有名望,诸葛亮还是必须考虑他的情绪,也算日后让他和关索少点摩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