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诡-第2/3页



  做为苏家三房之一的家主,苏邕是看着苏洵长大的,哪能不知道苏洵的性格,从小就像个小大人一样。

  此世看到苏洵急忙给自己解释,身为长辈,还能给自家孩子计较这点事情,心中那点不平之气自然还是要算到苏骁头上才对。

  打定主意,苏邕便不在为难苏洵,饮了一口手中茶润了润嗓子,嘴角微动说道:“你这孩子从小是个什么性格,我自然是知道的,就是太稳重了,喜欢卓藏,年纪轻轻的就没了朝气,也不知道未来这对你是好是坏,今天不谈这些,你可知道我今日为何单独留你过来”

  听到苏邕的这番诚恳语言,苏洵也是暖暖的,此世虽有万般不好,但是家族之中这种暖暖亲情,确是和上一世一样。

  不论是父母还是这些叔伯,不论他们在外对别人怎么,但是对自己这些族中小辈从来都是关爱有加,没有一丝的恶语嫉妒,心里想到这,苏洵暗下决心,不论未来如何,只要人不负我,今生也必要护他们周全。

  放下手中水杯,脑中虽然想着事情,嘴中苏洵却没有停下:“什么事不清楚,不过侄儿猜测,应该是和今日这突破两仪军阵有关吧!”

  听着苏洵的回答,苏邕点了点头:“不错,今日叫你进来,其实有两件事,都和这两仪军阵有关”

  两件事,苏洵心里盘算着是哪两件,也不等他说话,就听苏邕口中继续说道:

  “这第一,就是你领悟两仪军阵,补全苏家超凡传承,从此我西岭山苏家便是这江淮世族的一员。”

  “家族门楣晋升是天大的好事,家族福地之中也是新得了四个长生位格。你为这次可是为族中立下了滔天大功。”

  “朝廷之中,有功都要必赏,何况自家子侄,我打算将此此事刻入这家族牌坊中,留给后代子孙,让他们明白我苏氏传承之不易,并通告族中为你留下一长生位你看如何,”

  听到苏邕说到牌坊,苏洵并不意外,就像先祖苏烈,苏轼苏不韦一样,只要为家族得来了一脉传承就会被刻入家族牌坊,立在祠堂外,让族人得知家族传承,并以此为荣。

  但是地仙长生位可不同,听到地仙长生位苏洵脸色也是一变,地仙长生位得之,只要家族存在,便可享万年寿元。

  这次晋升世家后,苏家六万人,包括未来,只要不是做到皇帝,估计做的再好,家族气运也涨不了几尊长生位格了。

  现在族里虽然位置还算宽裕,但族中也早有规定,非滔天大功,三脉齐认,青黎堂过审,再无其他方法可以获得。

  这次用作长生位做为奖励,实在是超乎苏洵想象,估计自己是占了苏氏东房嫡系长子的便宜,毕竟肥水不流外人田,给谁不如给自己人。

  苏氏三脉行事向来都是共同进退,若有敌,来一人我门是三脉共上,来一万人,也是三脉共上,没办法,实在是只有这三脉,凑不出来更多人了。

  对于这从天而降的长生位格,苏洵当然不会推辞,所谓,长者赐不可辞,苏氏三脉齐助力才名正言顺拿下的位置,不光珍贵,还做蕴含了家人的期待和关爱,以及苏氏族人的期望。

  士有所为,有所不为,这其中蕴含的做人的道理,在苏洵心中并不比这长生位格低。

  哪怕苏洵日后若是咸鱼翻身,成就“人仙”,自己不用,也可以留给父母妻儿,可谓是极好极好的奖励了。

  如此好事,苏洵心中不光并无异议,相反还有着感动,于是他挺直身体,脸上郑重道:“族中处事之公正,实在超过苏洵预料,苏洵无异议,待我回到庭院,便整理一份军阵心得交于族中。”

  “只是军阵领悟需要天赋,有些话写在纸上终是不一样,若是日后族中有人需要,也可以来木屋寻我,洵必定倾囊相授,不知伯父所说的第二件事是什么。”

  得到苏洵这样的答复,苏邕知道苏洵明白了这背后的道理,甚是满意,便继续开口说道第二件事:“苏洵侄儿可知这‘天’‘地’‘人’三劫之事”

  ‘天’‘地’‘人’三劫,听到苏邕说起这个,苏洵脸色大变,猛然从座子上站了起来,因为他想起了,家中藏书中所记载“天地人”三劫的秘闻:“叔父所说第二件事说的可是诡煞‘地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