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张 望气-第2/3页
气机运转下,这股红中带金的西岭山族运,就被暂时压制了下来。并在几年后,投入了苏洵今生,同父同母的胞弟苏章身上,章者文采,自家弟弟也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苏洵未来也多了一大助力。
同时为了补偿苏洵苏家东房嫡长子一脉未得西岭气运,本应该降在苏家三房一脉的一股西岭山气运,也降在了苏家东房一脉身上。
这样算下来,除去苏洵本身的金黄气,西岭山八股气运,光是苏家东房一脉就占了三位,这一代的苏家东房一脉堪称是气运所钟了。
至于苏洵的前世遗泽,便是他前世天生的望气术,苏洵高中时以《中庸》开智后,不久便发现自己只要意念一动,就可望人本命气运。
前世今生苏洵学的都是中庸之术,深知做为一个普通人,和光同尘,低调为人有多重要。
所以哪怕有这天生的天赋,苏洵前世也是很少动用,除了刚创业发展时用了它,赚了取几百万家产,并有了一个不费心的稳定营收,便再也没有显露过自身这天赋。
这次苏洵为了能够最大可能的推演出两仪军阵,终于又一次动用了前世传承的望气能力。
接着苏洵跑遍全族,把除了西房和三房的两位嫡系长子外,族中其他六位应运而生的金红色本命气人杰,尽数招至了这座一进式木质小庭院中。
打算集全族气运加上自己黄金本命的天赋,放手一搏,以求强行领悟军阵。
苏氏宗族应西岭山气运而生的六人,除了苏洵亲弟苏章外,还有自家东房堂弟苏迈,苏威,西房的苏颂,外亲族人苏宣和苏仪。
都是自家族人,这三年来苏洵把这六人依为班底,读书练武,吃住一起,自己则日夜不停的潜心钻研两仪军阵。
卯时三刻,日出,破晓
苏家木质庭院
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照在了苏家祠堂旁的木质庭院内,映出了木质庭院中的数道清晰身影。
“挡”“刺”“挡”“刺”“挡”“刺”
来去只有两招的两仪军阵前,苏洵眉头紧锁,一双清亮眼眸,死死盯着正在院中两两成对,演练军阵的苏章六人。
苏洵看着院中六人的一挡一刺,想着刚刚脑海中灵光一闪的念头,总是感觉好像错过了什么。
思索总是不得,心情烦躁之下,苏洵索性闭上了双眼,心静后,默默背起了苏氏藏书中的兵家精要。
两仪阵做为传说中所有军阵的基础,万法之根,“两仪”,计有八说:
一说为阴阳,一说为天地;
一说为奇偶,一说为刚柔;
一说为玄黄,一说为乾坤;
一说为春秋,一说为不变与变;
但“两仪”通常被称之为“阴阳”,天地万物,世间万事,都可概之为”阴阳”。
阴阳也是天地出分之时,清气向上为天,浊气向下为地。
阴阳互相对立,依靠、转化、消长,阴阳存在着互根互依,互相转化的关系,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任何一方都不可能离开另一方单独存在,因彼此的消长,阴阳可以变化出许多不同的现象。
在道,天为阳,地为阴,在天,日为阳,月为阴;
在地,昼为阳,夜为阴;在时,暑为阳,寒为阴;
在国,君为阳,臣为阴;在家,父为阳,母为阴;
在事,象为阳,理为阴;在人,男为阳,女为阴;
在数,奇为阳,偶为阴;在门,开为阳,合为阴;
在心,向为阳,背为阴;在命,生为阳,死为阴;
“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故阴阳可无限细分演变。
所以“道生一,无极变太极;一生二,太极变两仪”,只有先有一,才能后有二,想到这,一张前世在网上浏览过的道家秘传阴阳衍生图,出现在了苏洵脑中。
思索着脑中前世的这张“阴阳衍生图”所蕴含的的阴阳意境,隐约间苏洵感觉自己好似于此方天地产生了短时间交流,天地间蕴含的阴阳法则在苏洵脑中迅速形成了一道阴阳本源阵图。
就这样,约摸两刻时光,一炷香左右。
院中闭目盘坐眉头紧锁的苏洵身上,突然周身冒出黑白两色虚幻膏光,膏光隐约呈阴阳无极图形,一出现就迅速向四周扩散,直冲天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