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第二次试盾-第3/4页
在以前的钱潮看来,符文之学的三个分支:阵法、符箓和炼器,是三座高绝巍峨的大山,矗立于天地之间,远远的就能望得见,他入门修的是炼器术,一番努力之后算是站在了那座名为“炼器”的大山的脚下,向上仰视,只觉得云雾惨淡,山路崎岖,难以攀登,左右环视,还有另外两座分别名为“符箓”和“阵法”的大山隐在蒙蒙的雾中,世间常说“望山跑死马”,此时的他不知道离另外两座山究竟有多远,路要如何走。但想要登高望远,只能先从眼前这座大山开始一点一点得向上攀登。而想要也爬上另外的两座大山,只有脚下这座山到达高处,或者才可以由上观下,极目远眺,或者才能找到去那两座大山之路。
但现在却不同了。
符文之学经过了钱潮的一番领悟,已经拨开了不少的云雾,让他看得更加的透彻了一些,在钱潮现在看来,那“阵法”、“符箓”和“炼器”三座大山并非孤零零的三座大山,他们只是一座高山的三个不同的山峰而已,而这座高山就名为“符文之学”!
一切都是从那戊甲貘的硬翅开始悟出来的。
那硬翅的坚固堪比钱潮的大盾,甚至钱潮有把握将其改成灵器来用,但那硬翅中找到的两个符文他自己用在炼器上却不起作用,这让他苦恼了一阵,然后钱潮发现了那硬翅中隐藏的阵法,正是那个天然而成的阵法,让两个原本互相排斥的符文服服帖帖各自发挥着自己的功用,发现了这个阵法后,钱潮还想到了在巨木岛突破修为时自己无意间看到的几个同伴之间的灵气相连,那似乎也是个阵法,然后钱潮以自己和其余同伴的位置大胆的揣测自己是否可以将这个阵法补得齐全些,后来在梦中又想到了自己五个人在幼鸣谷小莲花湖的遭遇,那一次在小五灵阵中,每个人背后的柱子上的符文,似乎就是最为基础的五行符文,所代表的的意义就是当时被困阵中的五个人的灵根属性。
有了这些,钱潮接下来就是反复的尝试,他想的是不但将那个阵法用在自己的盾牌上,而且,那个阵法中还要五行符文齐全才行!
在一次一次的失败之后,他也不气馁,一次又一次的修改,继续测试,那个阵法在钱潮的苦思和尝试之下渐渐的开始发挥了作用,他先是自己测试,过了自己这一关,这才找来彦煊和李简一起帮着自己测试。虽然汤萍被禁足,没法测试,但测试下来至少说明这面盾牌对“金”、“火”和“木”是有很强的抵抗力的,至少成功了大半。
灵器上如此,在回过头看那符箓之术,在于胗那里,钱潮得到了几张完整的符箓,原本神秘的符箓此时再看,钱潮已能看出几分端倪来,细微之处他虽还不能掌握,但符箓无非是以朱笔为引,丹砂为墨,以多个符文在符纸上勾画出来的一个阵法,没有符文,不能成阵法,而没有阵法只有符文则不能成为符箓。
无论是简单的低阶的符箓还是复杂的高阶的符箓,无不如此!
看罢符箓再看阵法,寻常的阵法无不是以灵器承载符文再依着方位来布置,这一点和制作符箓很相似,符纸上的符文书写之时也都有相对的位置,否则便无法生效。再以布置阵法的修士自身灵气如笔墨一般将这些符文连接起来才成为阵法,这又和符箓何其的相似,若说不同,无非是符箓使用之后便消散了,而布置法阵的灵器可以反复的使用。
此时钱潮认识到,无论炼器,符箓还是阵法,最为基本的依然是符文,只不过承载符文的材质以及不同的用法才产生了这所谓的符文之学的三大分支而已!
也正是由此开始,钱潮就算在炼器术上仍不如很多内堂的师兄,无法炼制那些高阶复杂的灵器法器,但对炼器术的理解上,他已经远超了许多的师兄。
不但如此,在对阵法之术和对符箓术的领悟上,那骆缨和文苑已经不及钱潮,当然这只是说若有人肯传授钱潮阵法和符箓,钱潮的进益会大大超过这两位师姐,并不是说钱潮现在就能在这两门法术上能胜过这两位师姐。
想学这两门法术,钱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就算那炼器术也是如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