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烽烟又起-第2/4页





        天亮时分,李懋站在城头,看着仍有残火青烟不断升起的晋军军营,对身边的李简说道:“小子,你说这一仗我们赢了吗?”

        “还没有?”李简同样也看着晋军留下的营寨,看着梁军的士兵正在那里打扫战场。

        “哦?说来听听。”

        “很简单,死了那么多人,”李简看着梁军士兵正在将晋军士卒的死尸堆积起来,浇上火油准备烧掉,以防止疫病发生。他一指那些大大小小尸体堆积而成的小山丘对祖父说,“如果我们死了那么多人,大概就是输了,我们没有那么多人可以死,但是晋国却不一样,那些人,他们死得起,不但死得起,还会派更

        (本章未完,请翻页)

        多的人来报复我们,继续攻打这座洛景城。”

        “嗯,如果换你指挥,这一仗你该怎么打?”李懋点点头又问。

        “假设是孩儿指挥的话,从现在起,继续加固城防,这洛景城便是我们的根本,这里万万不能丢。昨夜晋军大败,必定会向晋国报信,估计一来一回加上他们准备的时间大概三到四个月便会有大军袭来,我们要好好的利用这段时间,不妨派出几支精锐骑兵进入晋国,一直以来都是晋国攻击我们,我们从未攻入过晋国,孩儿估计他们国内必定懈怠,想不到我们会进入他们的腹地作战,我们能攻城就攻城,不能攻城就烧粮、毁路、断桥,总之晋国哪里富庶就去哪里,因粮于敌,铁蹄过处让晋国狼烟滚滚,疲于奔命,就算他们大军来攻城之时,我们外面有几支骑兵策应,对我们守城也是一个助力。”

        李简说得激动,热切的看着自己的祖父,希望自己的计策被采纳。

        李懋呵呵的笑了起来,此番问对虽然没让李懋有眼前一亮的惊喜,却也不让他失望。

        毕竟这孩子不大,十三岁,正是纸上谈兵的年纪,想想自己十三岁时也是这样,每当长辈考问自己,便依据兵书侃侃而谈。

        不过这小子比自己幸运,自己十三岁时可没见过这样的大阵仗,而且这小子的确比自己那时要强一些,前些天见他开弓射杀敌兵之时,呼吸平缓,神情从容,自己亲自带兵杀敌时可比他晚了几年,而且杀死第一个敌人时心情激荡险些从马上跌落。

        历练!这孩子还缺历练。

        他现在还不知打仗不仅仅是士卒用命,将军用计那么简单。打仗是两国之争,是庙堂之争,估计这会儿梁国的朝堂之上,那些手握重权的大臣们心中各自的小算盘必定噼里啪啦响得如同骤雨一般。这征战杀伐之地如同一个大棋盘,自己纵然威名再重也同棋子一般被人拨弄。

        一想到这里,李懋忽然有些意兴阑珊,他又向城下望去,一堆一堆的晋军尸体有的已经被点燃,一道一道的黑烟冲天而起,刺鼻的焦臭弥漫开来,竟然有几个昏死过去的晋军在火中被灼痛而醒,惨叫着带着浑身的火焰冲出来,便被周围嬉笑着的梁军士卒一矛刺穿,然后尸体又被铁矛挑回火堆中去。

        还是多历练历练吧,褪去这浑身的稚气,多吃些苦,心性再沉稳些,李家便又多一员大将!

        只是不知道自己那时候还在不在。想到这里李懋忽然感觉李家代代出将领恐怕未必是好事,每一代李家男儿有几个善终的?战死疆场寻常之事,就算侥幸未死在战场上,年老之后也是饱受军旅旧疾之苦,鲜有长寿之人。就是眼前这个孩子,他的父亲自己的长子李天凯就在十几年前战殁,其母生他之后又是血崩而亡。可怜的孩子,亲爹亲娘都没见过,还是自己这个老头子拉扯大的。如果有的选,干点儿别的不好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