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符法、雷法-第2/3页



  费景庭实在耐不住心中好奇,也就没走,与张乐瑶相对而坐便聊了起来。

  这龙虎山雷法颇为奇特,听着很像是清微派雷法,将雷法与内丹结合在了一起。

  此法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凝神定息,舌柱上腭,心目内注,俯视丹田片时,存祖气氤氲,绵绵不绝,即两肾中间一点明。

  此为破地召雷法。

  第二阶段:当一阳初动,存祖气自下丹田,透过尾闾,微微凸胸偃脊,为开下关。觉自夹脊而上,运动辘轳,微微伸中,为开中关。却缩肩昂头,觉过玉京,入泥丸,为开上关。

  师云:夹脊双关透顶门,修行只此是为根。

  此名开天门。

  第三阶段:当觉律液满口,闭息合齿,微微吞咽,如石坠下丹田。师云:华池玉池频吞咽。即中理五气,混合百神,十转回灵,万气齐仙,刀圭橐龠,阖辟工夫,皆在此矣。

  到了这儿就成了丹法,此为金丹。

  第四阶段:复存祖气在中黄脾宫,结成一团金光,内有一秘字,觉如婴儿未出胞胎之状,咽液存炼,金光结聚,忘机绝念,然后剔开尾闾,涌身复自夹脊双关直上。

  到了此时,就修成了元婴。

  第五阶段如何修炼,张乐瑶没说,只说元婴之后,能否得道飞升,拼的便是机缘了。

  “如何?”讲述过了自身修行法门,张乐瑶抬眼看着费景庭问道。

  “很是神妙。”

  费景庭暗自对照,按照张乐瑶的说法,她的雷法已然修到了开天门,可实际对战起来,若非有符法召了神将纠缠,单单自身与费景庭的差距实在过大,也就与符芸昭在伯仲之间。

  难道这雷法待到了金丹之境,才会完成质的飞越?

  张乐瑶顿了顿,问道:“你那日所用的是剑仙之术吧?”

  “正是。”

  “虽有些不礼貌,但可否告知小女子师承何方?”

  费景庭沉吟了下,还是说道:“天目山、净明派王静玄道长。”

  “净明派的剑仙之术吗?”张乐瑶若有所思,半晌才道:“不想净明派的剑仙之术还有流传。”

  “咦?听你这意思,外界还有净明派在流传?”

  张乐瑶理所应当道:“西山万寿宫祖庭啊。”

  这倒不是费景庭孤陋寡闻了,要怪也得怪师父王静玄。王静玄一辈子都待在山上,足足修行了六十余载,这辈子就没去过西山万寿宫,自然不知道祖庭的情况。

  眼看着道观凋零,佛门昌盛,老道长便以为万寿宫也没落了。

  “原来如此。”费景庭琢磨着,回头要是把这消息告知师父,想来老人家会很高兴。

  收摄心神,费景庭忍不住心中好奇,问道:“张姑娘,那日交手,我见你黄符打出便能召出神将,你用的是龙虎山符法?”

  张乐瑶娴静道:“不全是。我是女子,不得真传,所学的术法很杂,很多都是茅山一脉的术法。”

  费景庭说道:“我师父说,净明派的符法用不得了,张姑娘可知道缘由?”

  张乐瑶摇摇头,却是不知道。

  不过张乐瑶对符法有极高造诣,倒是说了些费景庭不知道的内情。

  这符分先天、后天。先天符,相传是上古大神于天地初判时揣摩天地法则而形成的,是与天地对话的语言和图文。

  这便可以简单理解为,先天符乃是修道者直接与天地沟通的方法和途径;

  后天符,乃是后世修道有成者给予后世弟子修炼的方便法门。这些修道有成者,便有如天师张道陵,为了方便弟子修炼,以自身作为桥梁,用以协助弟子沟通先天。

  先天符法,威力无穷,法力耗费极大,非修炼有成者画不出来,也用不出来;后天符法,威力不如先天符法,但可以以更小的法力代价,通过祖师沟通先天,修炼有成者用将出来威力也是不小。

  不论是先天还是后天符,采用的大多都是黄、白二色纸张书写,所用的或者是墨,或者是朱砂。依据道法不同,而采用不同的组合。

  通常来说,黄符为阳,白符为阴;朱砂为阳、黑砂为阴。

  白色符纸通常用来招魂、役鬼,但也不绝对,后来道门觉得麻烦,干脆在黄符纸上盖上道印,如此黄符也能干白符的事儿,到了民国这会儿,除了少数门派,道人们大多用的都是黄符,没谁再用白符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