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九井八镇十茅台,酒逢知己-第3/4页



  “子远兄不妨问。”曹操伸手示意。

  许攸轻抿了一口水,旋即开口问道:“我记得,昔日里你月旦评求评后,曾去了趟南阳与袁绍、我相会,我至今有所疑惑,那一句‘君清平之能臣,乱世之英雄’当真是许攸所评么?缘何…这一条评语,袁本初看过后却是一脸的不屑?”

  呼…

  尘封已久的往事被再度提起,曹操闭上了眼睛,往昔的一幕幕跃然眼前。

  “袁本初一讲起那‘月旦评’,就说许劭是欺世盗名,是蒙骗外地乡野之人,还说什么许劭要是生活在尧舜时代就不会被饿死,因为至少他还能当个巫师混口饭吃,可我曹操,堂堂大司农的儿子怎么也相信这个?他不屑于此评语,似乎…也并不奇怪吧?”

  “真的是如此么?”许攸眯着眼。

  两人聊到深处,愈发的意味深长,话中有话。

  “你曹孟德混世魔王的名头?如何能让许劭如此高的评价?怕有人有意为之吧!是你父亲?还是桥玄桥大公子呢?”

  提到了这儿…

  曹操的眼眸豁然睁开,老友相见…自是少不得回忆往昔峥嵘岁月!

  而这月旦评,这“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远没有世人眼中那么简单。

  那时候,曹操因为曹家卷入“宋皇后”一案,被罢免顿丘令,同年,那也是“陆羽”,准确的说是“曹羽”刚刚出生的时候。

  曹家从显赫的地位一下子坠入泥潭…

  而那时的曹操正直仕途的关键时期,失去了父亲曹嵩这个大靠山,他急需一种其它的方式重新被朝廷启用。

  官方的途径走不通,于是…曹操的恩师桥玄就为他谋划出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君清平之能臣,乱世之英雄!

  这评语,其实是桥玄写给曹操的。

  而这评语就夹在一封信笺中,是桥玄托曹操将信交给许劭,许劭与桥玄是故友,如何…会不知晓他的意思呢?

  于是乎…

  曹操这“清平之能臣,乱世之英雄”的评语就传扬于世,袁绍不屑于民间求评,故而…听到此评语自是颇为不屑。

  许攸则始终怀揣着这个疑问,故而才在这个特殊的时间,特殊的地点问出。

  曹操也不隐瞒,将此间故事娓娓道出。

  毕竟…都是二十多年前的故事了…

  恰恰,因为提及此事,让曹操回忆起了“宋皇后”案,回忆起了顿丘…回忆起了那与羽儿的娘相识、相知的过往。

  难免…抬起头来,目光幽幽的望向陆羽。

  只是…陆羽浑身一哆嗦,这节奏不对呀,你们老友叙旧,怎么看他的眼神这么古怪呢…陆羽顿时就感觉某个部分一紧,下意识的有点儿方!

  “哈哈…”

  曹操却是笑出声来,叙旧的流程结束了,接下来…该转入正题了。“子远,说说吧,为何来投了?发生了什么事儿?”

  “一个多月前…我曾…”许攸开口了,只不过这话刚刚脱口,他猛然想起了什么,迅速的把脸转向了陆羽这边。“人言,隐麟之语泄露天机,得隐麟者可安天下?既然…陆司徒提前预测到我的到来,那…多半是知晓我为何而来吧?”

  这个…

  话题转到了陆羽这边,陆羽眨巴了眼睛,略作回忆。

  口中言道:“泄露天机不敢当,不过,许先生与袁绍的对话,我知道的一清二楚!”

  陆羽的声音接踵而出。“许先生是向袁绍献计,让他分兵两路,一路佯攻官渡大营,一路集结数十万精兵奇袭许都城,如此这般,无论这两路兵马哪一路能得手,曹司空都将大败!”

  霍…

  陆羽这话脱口,曹操一惊,许攸也是一惊。

  曹操惊得是,袁绍若真的依这一计,那无疑是打在了曹操的七寸上,他曹操必败无疑。

  袁绍惊讶的是,这计策…他…他明明只是在中军大帐中提起过,怎么会…会传入陆羽的耳畔,如此一字不差的言出?

  许攸的眼眸瞪大,他不可思议的望着陆羽。

  陆羽倒是语气平和…“许先生,其实…我在袁营内安插有细作,许先生与袁绍的一举一动,我均是了如指掌,只可惜…袁绍是庸主啊,如此妙计,他非但不听,反而重责许先生,日后怕是还要问罪!良臣侍庸主,此乃人生莫大的痛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