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是电影人也是商人



  当他们三人进入会客室后,发现基本所有人都已经到齐了。

  常铁生神色自如地找座位坐下,许闫不动声色地坐在了他的旁边。

  周弋阳定睛一看,发现留给自己的是右侧方第一个座位。虽然没有主座,可这个位置还是相当得惹眼。

  好在周弋阳已经见惯了这些场面,神色如常地坐了下去。

  他很快就感受到了四面八方的目光,有单纯好奇的,有认真打量的,还有嫉妒的。

  工作人员走了过来,递给了每人一副翻译耳机。戴上它之后,大家便可以无障碍地交流了。

  “周总,”这时候坐在周弋阳对面的一位眼镜男主动打招呼道:“今年您的电影在电影节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也是我们这次亚洲电影的最佳,不知道周总这突飞猛进的水平是怎么做到的,让我们好好学习。”

  常铁生皱了皱眉,哪里没听出对方口中的暗示。

  若不是旁边的许闫轻咳一声,可能常铁生已经站起来为周弋阳鸣不平了。

  周弋阳没有立刻回答这个问题,倒不是心虚,单纯是他在努力思考,对面这张脸是谁。他去戛纳的时候,并没有见过这位。

  过了几秒钟,周弋阳总算是记了起来。

  这人来自高丽,本身的话水平很是一般,甚至没拍出过豆瓣八分以上的电影。众所周知,高丽和东瀛电影在豆瓣有隐形分加成。可以见得这人的水准。

  然而他能被邀请到这里,不是因为运气好,而是他的父亲。

  他的父亲是高丽一位德高望重的导演,只不过近些年处于半退圈状态,便开始推自己的孩子。

  至于对方为何这么问,周弋阳也知道。

  这个传闻在他接手张应远电影之后就有了,直到他在戛纳备受关注,这个说法热度不断走高。

  有一部分人都认为,《这个杀手不太冷》并不是周弋阳一个人完成的,是受了张应远的帮助。

  这只是张应远为了推自己学生的手段。

  理由则是《这个杀手不太冷》和周弋阳先前的商业电影风格完全不同。

  “这我当然可以告诉各位了,咱们这次论坛的初衷不就是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么?”周弋阳淡定自若地说道,他这个态度让原本有几分担心的常铁生放下心来。

  看来周弋阳是有所准备的。

  “我能进步,无外乎刻苦二字。多看,多拍,多想,这最简单的三个词语,便是我一直以来对自己的要求。毕竟我没有一个手把手教自己的好父亲。”

  常铁生刚刚还想说周弋阳变得这么大气了,可最后一句话还是他原本的风格。

  他觉得这不错,非常好,对方先不给面子,那他们又何必去当老好人呢!

  许闫一愣,可又觉得周弋阳这番话说得相当妙。

  他的传闻只是道听途说,甚至是一些人恶意带节奏。而这位导演靠爹,那可是人尽皆知的。

  果不其然,这位导演脸一红,想发火,又想到这里是华夏的地盘,只得硬生生忍了下来。

  当他们这群导演在交流的时候,在另一个地方,几个国家电影局的人也在交流。

  这次华夏电影局收获颇丰,之前很少有国家愿意引进他们的电影。就算有,也是东南亚或者中亚的小国家。

  像东瀛和高丽,几乎不会放映华夏电影。

  而这次所有国家都表达了强烈都合作愿望,一方面是看见华夏市场的巨大潜力,也希望进来分一杯羹。

  另一方面也发现如今华夏电影的水准有复苏之势,甚至能引导潮流。好的电影,同样能创收,他们自然愿意引进。

  导演们的交流就没那么和气了,大家先是提出了自己对未来电影题材的展望。

  东瀛导演都认为动画电影大有所为,没有真人的限制,想象力得到了解放。

  高丽导演相当骄傲,认为他们国家的电影非常自由,可以抨击各种社会现象。而且他们也认为,这样的反思电影,在未来会有更长远的前景。

  周弋阳对于动画电影是看好的,毕竟地球有爆款已经证明了这点。

  可这类社会题材的电影,推广开是不可能的。

  挖的太深,不管是哪个国家都难过审。如果只是随口一提,那无异于隔靴搔痒,对于这类电影的初衷――改变社会现状并无帮助,不过是利用了观众的情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