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气数聚,圣人出(下)



  到最后,遥遥看去,这真是,圣人西行,紫气东来。

  紫气浩荡三千里,滚滚如龙惊天下!

  这便是,教化之功。

  ……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在鲁国曲阜,有一位身长近两米的高大男子,开了一个大学堂,正在给弟子们讲课。

  他外貌并不出众,鼻孔外翻,眼睛凸出,大暴牙齿,大耳垂肩,但是只要听过他说的话,上过他的课,就会被他温和而充满正气,威严而不凶猛,谦虚而和气的内在气质强烈吸引。

  若是用望气术看去,高大男子头顶上的祥云紫气也很恐怖,也是延绵数百里。

  随着培养出一位又一位杰出弟子,男子头顶的紫气也在以一个惊人的速度汇聚,到最后,也是紫气浩荡三千里,滚滚如龙惊天下!

  这便是,圣人立言,天地皆庆,紫气如龙。

  ……

  “君无见其所欲。”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避匹夫。”

  “去好去恶,臣乃见素;去旧去智,臣乃自备。故有智而不以虑,使万物知其处;有贤而不以行,观臣下之所因;有勇而不以怒,使群臣尽其武。是故去智而有明,去贤而有功,去勇而有强。”

  在韩国郑城,一位青年正在慷慨激昂,向韩王进言治国之道,阐述利害。

  以望气术看去,韩王皇宫之中紫气极为恐怖,延绵百里。但是定睛一看,韩王头顶上不过紫气数十里,大部分紫气竟然都汇集在跪在金銮殿下的这个青年头上。

  见到韩王对自己虽然客气,但是始终不愿意接纳自己的政见,青年非常失望。找到机会后,他离开了韩国郑城,行走天下,向别国君王兜售自己的主张。

  随着一国又一国的游说,风尘仆仆的青年的学说也越发完善,到最后,他头顶上亦是紫气浩荡三千里,滚滚如龙惊天下。

  这是天地间又出了一个圣人。

  ……

  锯子,曲尺,墨斗,铲子,石磨。

  一个个奇思妙想的工具在鲁国曲阜的一间作坊中不断流出。

  渐渐地,周围的工匠们都知道有这么一位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后辈。

  从这些工具出发,各种稀奇古怪的好用玩意儿不断被青年发明出来,周围的百姓有了更好的农耕工具,生活也越来越好。

  一传十,十传百,就这么口口相传,就这么不知不觉间,全天下的工匠,都换上了他发明的工具,全天下的农民,都用上了他发明的工具。

  以望气术看去,这个小小的作坊为中心,竟然也形成了延绵百里的气运漩涡。

  获得这些成绩后,青年没有自满,他更加斗志昂扬地投入到了更具挑战性的领域。

  强弓,云梯,飞鸟。

  青年不仅仅改良农耕和木匠的工具,还研制出了大量具有军事和科学意义的器械。

  随着越来越多的奇伟瑰怪的利器因为使用青年发明的方法而被创造出来,青年头顶上的紫气也在迅速壮大。

  到最后也是紫气浩荡三千里,滚滚如龙惊天下。

  看来,这天地间,也不是只有着书立说,才能成圣。

  不是只有教化百姓,才能成圣。

  圣人之道,吾性具足。

  改天换地,世界因我不同,这就是圣人。

  ……

  从紫气汇聚程度就可以看出,冥冥之中,天道对这些人功绩的评定。

  从天帝国尽管气数磅礴,但是这些气数不属于陆宽,不独属于某个人,而是属于整个帝国全部百姓。

  只不过有的人功劳大,因此能多调用些气数;有的人功劳小,就只能调用很少的气数。

  身上的紫气就是权力,身具紫气越多,就能调用越多的气数。

  而紫气多寡乃是天道评定。

  秦昌诚和齐广武的所作所为,天下君王的所作所为,不能说不重要,也不能说他们做得不好。

  但是以天道角度,也就只能配得上数十里到数百里的紫气赐予。

  圣人出世,才能紫气如龙三千里。

  如果没有从天帝国的建立,没有最初那一元气数的凝聚,这些凡人之躯的大思想家其实与普通人无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