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3 兰陵公主:苏文学,懒惰!



  苏贤深深的看了眼那准面首,转身大踏步走向辕门,他要马上回去翻一翻那堆书,若里面果真有《男戒》的话可就操蛋了。

  周记室揉了揉脸,看了看苏贤那大踏步远去的背影,又看了眼笑得前仰后合的准面首们,最后转身追上苏贤并大喊道:

  “苏文学等一等……”

  “……”

  与此同时。

  兰陵公主寝帐。

  书房。

  兰陵公主端坐大案之后,从桌上堆积的簿册中抽出一张裁剪过后的宣纸,铺在桌面,然后低头凝视着这张纸。

  秀眉微微蹙起。

  面色不是很好看。

  公主左右,分别侍立着秋典军与冬典军,两位典军侧头一看,只见那宣纸从右到左依次写着“南宫葵”、“苏文学”、“千面狐”、“唐淑静”四个名字。

  古人书写习惯是从右至左,所以这四个名字的先后排序也是“南宫葵”、“苏文学”、“千面狐”、“唐淑静”。

  每个名字的下面,都有一大片空白。

  其中“南宫葵”下面写的是:“无果。”

  “苏贤”下面用加粗的毛笔写道:“懒惰!”

  “千面狐”下面写的是:“人已失踪。”

  “唐淑静”下面写的是:“无果。”

  “……”

  这其实是一份图表,非常原始,因为就连网格线都没有,一目倒是了然了,但包含的元素太少。

  秋典军和冬典军从宣纸上收回目光,隔空对了下眼神,默默站直腰板,面色逐渐变得如同兰陵公主那般难看。

  书房中安静,檀香缕缕,阳光斜斜透入,远处隐约传来将士操练的口令之声。

  良久之后,兰陵公主动了。

  她揉了揉略有酸涩的眼睛,随口问道:

  “可有进展?”

  “……”

  秋典军忙执礼禀道:“启禀公主,各方暂未传回实质的进展。”

  身为兰陵公主的贴身侍女兼保镖兼传令兵兼智囊,秋典军自然明白公主所问的正是“一万辽军失踪一案”的进展。

  对兰陵公主来说,讨好女皇、培植势力、平衡各方、权力斗争等等,她都极为擅长,这也是她能权倾朝野的基础。

  可是一旦来到远离神都的帝国边疆,她就像是一条龙搁浅在了海滩上,所面对的难题都十分棘手,且没有经验。

  当初决定远赴幽州之前,就有心腹建议不要去幽州,帝国边疆的复杂程度丝毫不亚于神都,且都是另外一个维度的复杂。

  若贸然闯入,只怕要碰得头破血流。

  很多时候,能否处理一件事不在于智商,而在于对那套潜规则的理解程度……当然能力强的人可以快速摸透潜规则,但相对于谙熟潜规则之人来说还是慢了。

  可即便如此,兰陵公主还是出发了。

  她要通过幽州之行来证明自己!

  “尚书左仆射”的位子,也就是“女相”的位子,她可以坐稳!

  朝中很多人都在盯着她呢,若幽州之行失败,她失去的将不可估量!

  此次幽州之行颇有“孤注一掷”的意味。

  此行确也如同预测的那般非常不顺。

  前面几次危急,比如“河间驿馆爆炸案”,比如“一万辽军藏身地”等等,若不是苏贤的出现,只怕她早就铩羽而归。

  受此打击,兰陵极有可能一蹶不振。

  现在又遇到了棘手的难题……那一万辽军一夜之间消失得无隐无踪,他们到底是如何在数万人的围困中做到的?

  这是一件悬之又悬的悬案啊!

  兰陵公主始终都想不透……

  秋典军话音落后,兰陵思忖一会儿,素手清扬从笔架上取了一只毛笔,饱蘸了墨汁。

  公主要写什么?

  秋典军与冬典军不由打起了十二分精神,仔细盯着那只毛笔。

  兰陵公主素手执笔,没有写什么,而是在“南宫葵”三个字上面轻轻划了一笔,算是除名。

  秋典军和冬典军一怔,默默对望一眼,随后便明白了公主的心思。

  刑狱司三捕头南宫葵,擅长的是刑讯而非查案,既然有了刑狱司二捕头千面狐的加入,那便不再需要南宫葵。

  想到这里,两位典军的目光又落在“苏文学”三个字上。

  苏贤并未参与此案,公主会不会也将之划去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