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蓝凯看望奶奶
    
  “五一”长假,蓝凯回老家四川永清县看望奶奶。
  老人和大儿子蓝其山、儿媳姜风霞一起生活,蓝其山在乡镇工作,周末回家,平时家里只有婆媳俩人。
  老人经过治疗,加上姜风霞的精心护理,能扶着东西走动一下,但思维和讲话还不行,通常是一句话半天才反应过来,讲话也是让人听一半猜一半。
  老人能扶着东西走动后,经常让姜风霞扶到大门口,一坐就是半天。
  蓝凯看望奶奶没有通知大伯,也没告诉蓝昆。一是怕自己临时有事,让大家空等。二是他只想静静地陪陪奶奶。这半年多,他始终有一种风口浪尖的感觉,每天晚上睡着前想的最后一件事是公司的事,眼睛睁开想的第一件事还是公司的事,就象一个过早当家的孩子,失去了自己这个年龄应有的快乐和幸福。
  蓝凯到家已是傍晚,老人正拄着拐杖木木地望着路口,象是什么都在看,又象是什么都没有看。
  “奶奶——”蓝凯喊了一声,心里一阵难受。面前这个老人,曾经是乡村小学老师,用自己仅有的那点知识,启迪过无数乡村孩子,而现在却是靠着拐杖撑着风烛残年。
  老人用陌生的眼光看着蓝凯。
  “奶奶——我是小凯。”蓝凯又喊了一声。
  “小……小……凯?”老人终于反应过来,用发颤的手抓住蓝凯的胳膊。
  “奶奶,我来看您了。”蓝凯大声说。
  老人看了一会儿蓝凯,又向他后面看去:“你爸爸,你爸爸……没来?”
  蓝凯没想到奶奶到现在还不知道父母去世,鼻子阵阵发酸:“奶奶,我爸爸忙,他让我来看您。奶奶,我扶您回家。”
  老人没有动身子,嘟囔着:“你爸忘家了,忘家了,他不孝顺。”
  姜风霞出现在蓝凯背后:“是小凯?”
  姜风霞50多岁,灰色套装裹在有些发福的身上倒也得体,只是质地略差了些。
  明天小姑子蓝其溪一家回来看老母亲,她到镇上买了点肉和家里没种的蔬菜,进村看到一个年轻人站在门口和婆婆说话,以为是小昆回来了,心想不是电话说不回来吗?边想边加快脚步,走近才认出是小凯。
  “伯母,您好。”蓝凯亲切地喊了一声。他长大后跟伯母接触不多,但常听妈妈说伯母对奶奶很好,也就从心底尊重这位长辈。
  “真是小凯,快进屋。你大伯今天值班,我去给他打电话。”姜风霞笑着张罗起来。
  蓝凯扶奶奶进屋坐下。
  老人扶着蓝凯,断断续续说:“都……都大了。小……凯……比你爸强,他有日子……没来看我了,过……年不回来,就……忙,忙……回来一天……不行?奶奶……活……不……几年了,想……看……他,想……啊,看次……少……次了……”
  蓝凯开始还能把持,忍着泪水,然而泪水越忍越多,索性像小孩一样扑进奶奶怀里,放声大哭起来。他哭父母,这么早就到了另一个世界;哭奶奶,风烛残年,想见儿子却已不能;哭凌叔叔,没有知觉地活着,不知何时能苏醒;哭自己,这些日子撑着公司,被动地应付着一个接着一个事……
  姜风霞听到哭声吓了一跳,扎撒着两手跑进来,不知如何是好。
  蓝其山回来了,把她拉出屋:“你去做饭吧,这边有我。”
  姜风霞有些不放心:“别哭坏了身子。”
  蓝其山叹口气:“你没听小昆说,小凯这大半年过得什么日子?在亲人面前发泄发泄,比压在心里强。”
  吃晚饭的时候,蓝凯终于平静下来。
  姜风霞匆匆整了几个菜。平时只有她和婆婆在家,简单惯了,今天蓝其山原说不回来的,也没准备,幸亏有刚刚买回来的菜,只是这顿饭忙到晚上七点半才上桌。她边盛饭边抱歉地说:“小凯,饿了吧?”
  蓝凯把奶奶扶过来。奶奶始终拉着他的手,好像怕放开他就走了。
  晚饭后,奶奶拉着蓝凯说话,蓝凯只好编一些话来哄奶奶,说到心酸的时候打个岔忍过去。直到奶奶打盹,才扶奶奶睡下。
  蓝凯来到院子里,伯伯坐在小桌边抽烟,他在旁边竹椅坐下。
  蓝其山问:“睡了?”
  “睡了。伯伯,你还没告诉奶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