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南下-第4/4页





    随后他亲自率三万大军南下,过益津关往南,收复被周军夺取的瓦桥关,瀛州、莫州等地,随后向东切断后方独流口,淤口关等地与周国的联系,那么他们也只能被迫投降。

    这种打法是耶律挞烈提出来的。

    他之所以会提出这种打法,是因为听了萧思温的汇报,参考了周军大帅史从云的打法。

    耶律挞烈心里也觉得这周军的大帅用兵很高明,他从侧面拿下关键的独流口,益津关,随后绕后切断瀛州、莫州等地和幽州的联系,迫使他们投降,完全没有废一兵一卒就拿下那些地方。

    这次他们要夺回那些地方,也可以尝试同样的办法,占据要地,剩下的地方切断他们与周国的联系,迫使投降。

    至于让萧思温带兵,是因为他是最熟悉南面情况的。

    ........

    六月初七一早,耶律挞烈没有丝毫停留,立即奉命率领大量骑兵直奔固安而去,兵贵神速,不让对面反应过来就是最好的战术。

    顺着往南大道,穿过密林才出幽州十几里他们就遇到在路边树林中扎下帐篷休整的周军前锋百人左右,耶律挞烈立即下令进攻,对方见他们人多,立即上马惊慌失措往回跑。

    当场有九人被杀,俘获十八人,剩下的顺着大路往南跑了。

    耶律挞烈果断下令派出百骑往南继续追赶。

    之后他审问战俘得知,固安方向有周军两千,在桑干河对岸扎营,不在城中。

    立即令大军加速前进,正午不到就杀到河对岸,但密密麻麻的大军从河边树林田地间冒出来的时候,对岸周军彻底慌了,锣鼓声隔河也能听见。

    随后耶律挞烈令大军渡河,强攻周军营地,众多周军仓促应战,随后丢盔弃甲纷纷往南逃窜,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到正午,耶律挞烈得意的率中军渡河,进入固安县城,宣告固安县城被重新收复。

    此战周军简直不堪一击,逃窜速度很快,这一战杀敌不多,俘获也不多,加起来不到八十人,因为周军逃得太快,但让辽国士兵军心鼓舞。

    初战告捷,耶律挞烈信心大增,决定在固安休整一天,明日南下攻益津关。

    ........

    初七下午,传令兵满脸忧色的在瓦桥关大营中向史从云报告了辽国大军南下,固安的向训大军被击败,损失七十多人的消息。

    听到这个消息时,枯坐许久的史从云一下子站起来,“消息确实吗?”

    传令兵点头。

    史从云长数口气,表面古井无波,脑子已经飞速运转起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