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截胡老赵(5000,有什么求什么,读者老爷们,咱什么都不嫌弃)-第4/5页
恰好当时李继勋镇河阳,枢密院便让人去李继勋手下为从事官了。”
“是个能做事的人么?”
魏仁浦摇摇头,“官家,这......老臣也不清楚,毕竟不是什么要紧的人,朝廷也是给折从阮的人面,所以........”
“朕知道了。”郭荣打断他,“既然史从云想要人,又不是什么紧要人物,那枢密院发道文书过去,把他调回大梁就成。”
说着看向他,也没有再让他开口的意思:“人朕给你找了,船王朴自会与你交接,银饷物资自有三司给你准备,人你自己去招募,切莫让朕失望。”
史从云连单膝跪下,“臣定不敢辜负圣恩。”
“好,你退下吧,舟车劳顿,回去休息几日,之后枢密院会知会你。”
史从云心里高兴的退回去,心里想着李处耘什么时候来他手下听用,又会不会是同一个李处耘.......
待史从云出了亭子远去,魏仁浦才开口道:“管家真要把这样的大事交给他么,史从云却有本事,又是有见识的年轻人不假,可老夫觉得还是太年轻,十六的年纪应该再历练几年。”
王朴也颇为认同:“血气未定,容易冲动,美色难戒,做事不够稳妥是难以避免的。
当初在蜀国能打是能打,种种问题已经暴露出来了,像用官家驿站给美妾送七夕情书之类的荒唐事。”
郭荣看了他们两一眼,笑道,“你们的担心自然有道理,朕也想到了,史从云有本事,但太过轻浮,心浮躁不定。
原本朕是打算让赵匡胤随驾回京,来训练水军的,临时又换成了史从云。
他们两人都有本事,淮南两场最大的胜仗就是这两个年轻人打的,但相比起来,赵匡胤更加沉稳忠诚,史从云不安分。
所以让赵匡胤留在淮南,史从云随朕回京,让他在朕眼皮底下做事,朕才放心。”
王朴、魏仁浦听了连连点头,感慨道:“官家知人善任,真有古之明君风范,这样安排两人再好不过!”
郭荣一笑,没再多说,心里肯定是对自己的安排满意且自得的。
........
满意的不只是郭荣,还有史从云,他怎么都没想到,原本以为死定了,这下居然得了这么大的好处。
首先是可以借着训练水军的名义向官家要人,这点对别人来说或许没什么,但他有先知的能力啊!
他知道哪些人名留青史,知道哪些人有本事,有能力,能趁着这个机会,都把他们要过来!
即便以后大家有调度,不在一处共事,有这份情意在,这些人肯定会站在他这边!
王仲、邵季不不说,就如董遵诲,往后哪怕他高升别处,不在控鹤军,若真发生什么大事,肯定也会毫不犹豫的站在他这边。
其次就是培养自己的嫡系部队!
虽说周国皇帝已经下意识的开始让带兵和练兵的将领分离,经常把节度使到处调动,可为保持军队战斗力,依旧无法做得彻底。
最简单的,他手下的控鹤军左厢,如果离开他的率领,战斗力肯定会大打折扣,因为将士们在他率领之下连战连胜,他在军中的威望威信已经建立起来了。
控鹤军左厢已经可以算他的嫡系部队,他的号令绝对比别人的号令管用,这样的部队越多他越感觉安全。
人人都知道赵匡胤黄袍加身,岂不知老赵也是学郭荣的义父郭威的黄旗加身,也就是当朝开国皇帝,那还只是几年前的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