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将作营



  北国风光,万里雪飘,就在不知不觉中,时间来到了贞观三年的最后一天。

  这一年,大唐可以说是风雨飘摇,先是山东各地旱灾,水灾,关中这个大唐的基本盘也是蝗灾肆虐,可谓是多灾多难。

  这眼看快到年底了,又马上要打突厥,反正就是没有停歇的时候。

  按道理说,此时以大唐的情况本应该是休养生息,与民休息的时候。此时发起与突厥的决战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但事情往往就是这样,敌人不会再你做好准备后等你来打的。

  大唐多灾多难不假,但突厥更是雪上加霜,比大唐还不如,这就让大唐的众人看到了机会。

  有时候两国对决,比的不是谁比谁强大,而是比的是谁比谁虚弱。

  是,大唐是没有做好准备。但突厥也没有啊,这个时候就看谁能抢占先机了。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颉力初战大败,几次反击也是大败而归,自己也跑到老巢舔舐伤口,准备与大唐议和,等到缓过劲来再一决雌雄。

  但大唐会给他机会吗?答案是:不会!

  此时正是突厥最虚弱的时候,现在不给他致命一击,要是等他缓过来,那还有大唐什么事儿?

  就算到时候大唐也一样能打败他,但想要有现在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是不可能了。

  无论是李靖还是皇帝李世民,或者是朝堂上的重臣都明白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道理。

  以突厥现在的体量,只要他们出现一位雄主,然后再统一整个突厥,那里突厥横跨万里,坐拥百万控弦之士的实力,大唐根本就对付不了。

  所以,赶在此时突厥内部分裂,就算是咬着牙也要将之打残,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削弱突厥的整体实力。

  别忘了,大唐现在面对的只是东突厥,在大唐的西边还有着实力更甚的西突厥。

  因此,大唐高层太清楚这次的机会是多么的难得,要是抓不住,他们简直就是大唐的罪人。

  姬松已经得到李靖的军令,此时唐检已经到达突厥大本营,他会尽量拖延时间,给大唐争取更多的准备时间。

  但却告诉姬松,时间不会太久,让他做好出战准备,随时准备出发。

  春节是不可能过了,整个后军营地在姬松一声令下后,瞬间就俨然了起来。

  苏烈统领的那八百悍卒,更是不管外面是不是刮风下雪,每日的训练都没有停止过。

  但强度被姬松减弱了不少,毕竟马上要打仗了,也让他们保持好的体力,还是非常重要的。

  闲来无事,姬松来到将作营查看让他们做的东西怎么样了。

  既然接了任务,那就要做到最好,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尽量减少自身的伤亡也是他这个总管的责任。

  毕竟能打胜仗,还能保证将士伤亡的主将,更能得到他们的拥戴。

  “做的怎么样了?”

  刚来到将作营,姬松就问道。

  “见过侯爷!”

  光听这称呼,就知道是以前的老人。

  没错,眼前这个将作营的主事就是司农寺高老头的儿子,高梁,按照他老子的想法,就是希望自家儿子能成为一个高高的栋梁之才。

  高粱也没有让他老子失望,三十余岁,就成为了主事,手艺那是没啥说的,绝对是顶好的。

  自从接到任命后,姬松就开始做了一些准备,这次来就是想看看他们做的怎么样了。

  要是出征之时,有这两件东西,到时候不但能减少伤亡,还能给予突厥最大的伤亡。

  高粱也不废话,直接道:“侯爷请随我来。”

  很快,他们来到一处校场,这是他们试验武器的地方,前面是一处山壁,上面有不少空洞,这是试验武器时留下的。

  看到这个,姬松大喜,知道事情进展不错。

  于是,他也不着急了,就等着高粱的表演,随后他叫人去将苏烈和几位校尉叫来,准备让他们也看看,毕竟最后还是他们自己使用的。

  不一会儿,大家都到齐了,姬松摆摆手示意他们不必多礼,等着就是。

  高粱忙活了半个时辰左右,才将一切准备就绪。

  摆在它们眼前的是一个有着两个车轮,上面是一个木箱,木箱上有很多排列规律的空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