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我 全 都 要!(二合一)-第3/4页



  “秦夫子,还请出题。”江南做出一个请的手势。

  秦珂仿佛猜出他的想法,徐徐道:“江绣衣诗词之道造诣无双,那《黄鹄歌》老夫也是惊为天人,所以老夫便也就不考诗词了,你看辩论如何?”

  江南:“……”

  淦!

  这老头儿好阴!

  他这才发现,这慈眉善目的秦珂,绝对是头老狐狸!

  但此时箭在弦上,已不得不发,江南也只能硬着头皮道:“自无不可。”

  秦珂不急不慢地抿了一口茶,道:“江绣衣,此问为老夫的老师所提,还请听来。”

  顿了顿,他清了清嗓子,徐徐道来。

  “说是江绣衣行至河边,见河中有四人挣扎求生。”

  “其一为君。”

  江南眨了眨眼:“秦夫子您说陛下在河里?”

  秦珂神色一滞,“……辩论之中,口无禁忌,举例罢了,不算不敬!”

  又道:“其二为父。”

  江南张了张嘴,“秦夫子,我自幼无父无母……”

  秦珂:“……”

  你踏马是杠精吗?

  望着秦珂神色,江南讪讪一笑:“秦夫子,您请继续。”

  秦珂清了清嗓子,继续道:“其三为一街边乞丐,其四为江绣衣的结拜兄弟。”

  “试问,若江绣衣只能救下一人,江绣衣要救谁?”

  江南:“?”

  这不就是老婆和妈掉水里救谁的终极拷问吗?

  但细细一想,江南却发现其中另有深意。

  君,代表忠。

  父,代表孝。

  无辜乞丐,代表仁。

  拜把兄弟,代表义。

  这是要让他,在忠孝仁义中选一种。

  但说实话,这问题极为阴间。

  救君,便是忠。

  但其余三人不救,却是不孝,不仁,不义!

  救父,便是不忠,不仁,不义。

  救无辜乞丐,便是不忠,不孝,不义。

  救拜把兄弟,也是不忠,不孝,不仁。

  全都是坑!

  江南叹了口气,“秦夫子,问题可以接地气,但可别接地府啊!”

  秦珂不微微一笑,不多言语,只是等着他的回答。

  这问题没有标准之解,关键不在于救谁。

  而是为什么要救谁。

  通过此问,也可看出答者是怎样之人。

  江南沉默良久,突然开口,

  “小孩子才做选择。”

  他站起身,“而我,全都要!”

  秦珂愣住,再次解释道:“江绣衣,题中说只能救一人。”

  江南却缓缓摇头,“秦夫子,谁说只能救一人?”

  秦珂眉头一皱:“自然是提问之人。”

  “为何一定要被提问之人所限?”

  江南也不客气,直言不讳:“若江某今日已成仙,往此一站,谁还敢规定只能救一人?”

  面对江南近乎无赖般的回答,秦珂却第一次露出疑惑之色。

  他自然明白江南的意思,但这种超脱题干的叛逆思维,他却是未曾想过。

  只听江南接着道:“敢问秦夫子一生读书,可曾入道?”

  秦珂点头:“读书入道,本密不可分,自然是入了。”

  “如此,便对了!”

  “在江某看来。”

  “读书,是为了明是非,知晓四人皆是应救。”

  “入道,是为了修力气,打破规矩救起四人。”

  他看向秦珂,“顺便,把害他们四人落水的罪魁祸首,也扔进河里。”

  随着江南句句铿锵之声,秦珂沉默,良久后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眼中,露出明悟之色。

  见此状,江南心头一喜。

  看样子,是忽悠到了。

  随后,秦珂突然开口,“江绣衣的意思,是要把老夫的老师,当朝圣人扔进河里?”

  江南:“?”

  你也是杠精?

  “咳咳,秦夫子,举例,举例而已,当不得真!”

  秦珂见江南窘迫之色,哈哈一笑。

  “无妨!无妨!”

  “江绣衣之解,让老夫耳目一新,实为难得!”

  “实为难得啊!”

  闻言,江南这才松了口气。

  看样子这老头儿只是对一开始自己杠他耿耿于怀,回以杠之。

  不过,在正经事上,应当是通过了。

  一番打趣后,秦珂露出认真之色,“江绣衣,你之思想,虽另辟蹊径,但却远深远于常人,老夫佩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