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灯塔(92)-第2/3页



  蓝垒夏看了直嘬牙花:“这个,粒子炮不错,能量护盾也很好,可我要能空投的啊。你这么个300多吨的大铁砣子,我上哪找载具去。哦,对了还需要无线电充电技术,用核电站充能。”

  “那你的意思是?”凯奇询问道。

  “20吨以下的轻型坦克车,需要机动性强,有相当的装甲防护力,最主要火力要猛。”蓝垒夏说,“最好是等于少于15吨,这样方便整车空投。”

  一番操作整理后,凯奇削减了粒子炮,同时砍掉了360℃无死角持续护盾。

  不过呈现到蓝垒夏手中的,依旧是个高耗能的家伙。

  在面对10兆焦炮弹撞击时,单位面积输出依旧达到了4.5万兆焦,以至于几毫秒内就需要12.3万千瓦时,其能量和10吨TNT爆炸相当。

  而以此类推,10分钟的护盾耗能就等于1枚1千万吨级的氢弹。

  “能不能把核反应堆再压缩一下。”蓝垒夏面色古怪道,“另外耗能还是太夸张了。”

  运这样的坦克过去,还不如直接扔氢弹来得轻松。

  “以目前的技术,耗能就是这样了。”凯奇摊手,“你要给我几年时间,我没准能捣鼓出低耗能的单兵护盾出来。”

  蓝垒夏手指在平板上滑动,他并不是专业的技术员,当然没办法降低耗能。所以只能砍性能指标。

  具体就是把几毫秒改为1毫秒,把10兆焦的反弹改为只出2兆焦,不以静止炮弹为目的,仅仅是改变其弹道。并且将144平方厘米缩减到了4平方厘米。

  “这样应该就没问题了。”蓝垒夏看着最终的数据说。

  计算机最终计算得出的数据,从1毫秒12.3万千瓦直接降低到了1600千瓦。

  代价就是坦克内部可控核聚变反应堆功率被降低到5兆瓦,同时需要携带四组1000千瓦电池,使用2次护盾后,就得等10分钟完成护盾充能。

  凯奇看了眼被自己命名为“帝王”的超重型坦克,叹了口气。之前这个设定就被梅尔反对过:“既然都有了护盾还要那么死沉的龟壳干嘛,造机甲它不香吗?”

  看起来错过这次,它几乎没可能被实际制作出来了。

  确定投送的被命名为“秩序”。其具体性能参数如下:

  秩序Ⅰ型轻型无人坦克

  外形:浅灰色涂装,表面呈现哑光色瓷砖质地,炮塔为楔形,正面为35℃倾斜装甲。

  武器:152毫米线膛炮,12.7毫米机枪。可发射反坦克导弹和多种炮弹。

  载弹量:炮射导弹20发,炮弹30发。机枪子弹4500发。烟雾弹8发。

  探测器:激光测距仪、红外夜视仪、超声波探测器、毫米波雷达

  装甲防护力:五层复合装甲,以纳米复相陶瓷和石墨烯高温合金复合材料为主。

  进行2级防护时,可加挂装甲,坦克获得被动电磁装甲防御能力。

  进行3级防护时,可开启电磁场护盾。

  车重:1级防护时为15吨,2级防护时为26吨。

  机动力:采用5兆瓦的车载可控聚变核反应堆,同时搭载4组1千千瓦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用于应对护盾开启。

  1级防护时,最高时速可达到125km/h。

  蓝垒夏的意识再度回到翠松城的阵地上时,时间已经来到了下午。

  这期间炮兵部队持续轰击了敌军的孵化基地,并对科灵地区的部队进行了有力的支援。整个行动累计消耗2.4万吨火箭弹以及2.3万吨炮弹。

  由于新接收到了大量的装备和人员,独立师进行了整编。

  贝卡斯的部队进行了换装和整编,由装甲营提升到了装甲旅,拥有70辆82吨级重型坦克,100辆16吨级虎蝎轮式步战车,拥有105毫米线膛炮;120辆6吨级轮式突击车,配30毫米机关炮;100辆7吨级4轮驱动的37毫米机炮装甲军车;30辆轮式反坦克自行火炮,重量为26吨,搭载125毫米反坦克炮;同时还配备了四个机械化步兵营和一个多功能装甲后勤营,共计70辆弹药补给车和工程维修车。全旅人数超过2800人。

  至于其淘汰下来的42台机甲,以及大量的37毫米高炮则分别归入了芬格尔的机械化步兵团和蓝垒夏的防御部队。

  芬格尔的火力支援旅下属一个机械化机甲连,一个重装机械化步兵营,一个自律型机械兵器营,一个自行火炮营,一个机炮营,一个特种侦察连。其中自行火炮营拥有70辆105毫米无后座力炮装甲军车,以及30辆120毫米轮式自行迫击炮车。而机炮营则和装甲旅的车载机炮有较大区别,没有自动炮塔,以皮卡和卡车车斗装载,或者是采用拖曳,因而占据的人员编制比较多。10门35毫米机炮和13门25毫米拖拽式超轻型步兵机关炮加上司机和后勤人员,就多达132人。另外还装备了30门37毫米机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