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让群星不再灿烂,星河不再浩瀚。-第3/4页



    她的贴身婢女就会弹琴鼓瑟这些技艺,所以想听声乐,让她们来弹就成,而要想听人读书,其实也很是容易,毕竟后宫诸女除了霍姒之外,如乔绾、樊妩乃至步练师等都是名门出身,自小便饱读诗书。

    若是为孩子好,原本自然该请步练师才对,不仅是学问方面不成问题,关键是说出去还有面子,王政此时已将她的身份公开,那可是七十二贤之一步叔乘的嫡裔。

    可问题是步练师是妻,冯夫人是妾,她自然不会做出这般没眼力劲的事情,至于同为妾室里该选谁,冯夫人几乎不假思索便选了糜贞,无他,人家可是有个哥哥叫糜芳啊,当然要优先打好关系。

    对于冯夫人的邀请,糜贞也是欣然配合,冯夫人冲着她的哥哥,她也同样冲着冯夫人的孩子,毕竟有这个未出生的长子在,王政来这里的次数必然不少。

    于是她二人你有心亲近,我刻意讨好之下,没过多久关系便相处的极为融洽,串门来胎教的次数更是从时不时的偶尔变成了日常。

    王政来入房中时,正听到糜贞在读:“日月星辰和四时,骖驾驷马从梁来。郡国士马羽林材,总领天下诚难治..”

    看她两人都是一本正经,冯夫人斜依榻上,糜贞坐在床边,一边读书,一边还用手轻抚冯夫人的肚子。王政不由哑然失笑,说道:“阿贞,吾儿尚小,你读这些东西,他能听得懂吗?”

    “见过夫君。”

    眼见王政来到,糜贞唇上浮现出一丝微笑,旋即起身款款行礼,冯夫人亦要跟着起身,却被王政摆手止住:“你已在榻上,不必起来了。”

    一边说着,一边目光很是自然地落在她的小腹身上,此时冯夫人怀孕已足五月,小腹有着明显的隆起,看到这里,王政眉眼舒展,眸中射出难得一见的温柔之色。

    这一幕被一旁的二女尽收眼里,冯夫人心中喜悦,糜贞则是微微一笑,柔声说道:

    “这是夫君和姐姐的孩儿,岂是一般人可比?天生便是英武睿智,明识过人,自是听的懂的。再说了,便是此时听不太懂,也会留下几分印象,待他出生之后,长大成人,自是气概非凡,便能和夫君一样做一个纵横天下的英雄豪杰。”

    夸人孩子是讨好父母的最佳法门,此事古今通用,百试不爽,冯夫人听的喜笑颜开,王政亦是哈哈一笑,说道:“好一个气概非凡,你方才给吾儿念的,是汉武帝刘彻的《柏梁诗》吧?为何不给他听《秋风辞》?”

    秋风辞,正是刘彻传世最广的一首名作,其文辞秀美,气势磅礴,为汉诗之翘楚,后世天朝文豪周某人曾经评价说“缠绵流丽,虽词人不能过也。”

    糜贞闻言回道:“《秋风辞》的确风辞意健,然则微有感慨年华老去的哀戚之意,虽是哀而不伤,丝毫不减武帝的雄浑伟略,但妾身以以为不宜去为胎教之作,不如《柏梁诗》诗以咏志,中正平和。”

    “贞儿你用心了。”王政微微颔首,很是赞赏,她并非孩子的生母,却还能有这番心思,很是难得。

    打眼一看,却见几桉灯盏照射下,榻上的冯夫人两颊艳如海棠,而糜贞立在床边,离烛光较近,则更是被映照得好似明珠生晕,又宛如美玉莹润。也许是刚正在读书的原因,又有一股书卷的清气,温文美雅。

    “一个娇艳,一个清丽,都是世间绝色。”王政心中感慨:“若不是穿越到这王朝末世,换做前世之时,这样的女子,哪里有任我亵玩的可能。”

    和儿女叙话了好一会儿,眼见午时将至,冯夫人掩嘴轻轻打了个哈欠,王政知道她身子渐重,瞌睡也随着多了起来,便笑了一笑道:“正好我昨夜亦没睡好,夫人好好歇息,我便先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